首页>文化旅游

“梅花奖”现代戏名家顾芗:演绎小人物反映大时代

2019-07-26 15:09:00 【关闭】 【打印】

  古语云,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以梅花为名,有其深意。每一个能获得梅花奖的艺术家,无不经过了非常刻苦的训练、无比艰苦的磨砺。尤其能够梅开二度、三度之人,更是敢于自我革新、永不停止攀登艺术高峰的佼佼者。梅的君子品格,亦包含着人们对表演者艺德的期待。

  从今天起,艺坛版会带你走进表演艺术之梅园,探寻那一朵朵梅花是如何长成、又因何绽放。

 

 刚刚还是大大咧咧、毛手毛脚的30岁村妇,身子一缩,声音沉下来,又变成腰弯背驼、步履蹒跚的80岁老婆婆,一眨眼间就完成了角色转换——20197月的一个上午,在苏州市滑稽剧团,看顾芗演示她曾扮演过的人物角色。临场发挥,不借助任何道具,却惟妙惟肖。

  在中国戏剧界,苏式滑稽戏国家级传承人顾芗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她三度问鼎中国戏剧艺术的最高奖项梅花奖,并且是迄今为止中国7梅花大奖得主中唯一的现代戏名家。

  乍一看,顾芗怎么也不像是名滑稽演员,她举止端庄,说话温文尔雅,江南才女的秀雅气质扑面而来。但只要进入角色,她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全身细胞都滑稽起来。看顾芗的戏,让人笑破肚皮,揩湿手绢。她塑造了乔妹、安小花、阿旦等20多个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不管什么样的角色,都拿捏得当,炉火纯青的表演让她有了千面女郎的称号。

  滑稽戏取材于市井生活,可溯源至清朝末年。这是一个仅百余年历史的年轻剧种,没有固定戏路,演绎形式自由。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滑稽戏演员绝非易事。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进入苏州市滑稽剧团前,顾芗苦练了十年。她17岁被下放到淮阴地区,1972年调入金湖县文工团,演艺生涯从此开始。当时,歌唱家臧玉琰、芭蕾舞名家徐叔钦等一大批艺术家也被下放到淮阴地区,顾芗有幸跟着这些名家练声乐、学表演。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一直练到晚上,不仅学成了十八般武艺,人生阅历也大大丰富。十年里,顾芗先后在京剧、歌剧、话剧、黄梅戏、沪剧、淮剧等多个剧种的剧目中担纲主演,饰演了韩英、江姐、刘三姐、杨开慧等多个经典角色。顾芗的名字,渐渐在金湖县响亮起来。

  1980年,顾芗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她在金湖已经闯下一片广阔天地,但她决定放弃一切,回苏州,从头再来。机缘巧合之下,她来到苏州沪剧团面试,在台上刚开口唱几句,剧团就决定录用她。不久,她出演《雷雨》中的四凤,在接下来近两年里又接连主演了6部大戏。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这是难得的机遇。苏州戏剧界流传这样的话:苏北来了个大花旦

  好景不长,1982年,苏州9个艺术院团撤掉4个,沪剧团便是其中之一,顾芗被分到苏州市滑稽剧团。我那时候很不甘心,之前一直搞的是高雅艺术,转行演滑稽戏总觉得有些掉档次。但很快,这个观念就在她心里消散。滑稽戏虽演的是普通百姓,艺术性却很强,与其他剧种有紧密的联系,在这个舞台上,我同样有用武之地。顾芗慢慢爱上了这个剧种。

  同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舞台剧《小小得月楼》搬上银幕,创作同名喜剧电影。顾芗上台试戏,演剧中一个叫乔妹的服务员迟到那一出,上台后,她步子一迈,围裙一甩,走路一扭一扭,一句这又无所谓的的即兴台词,把一个大大咧咧的乔妹演得活灵活现,导演当场拍板定下角色。

  那一年,她30岁,在而立之年才成为滑稽戏演员,她是个迟到者。起步虽晚,却不影响她在这个领域大显身手。《小小得月楼》一炮走红,当年的拷贝数位列全国第二,顾芗也被业界人士誉为大有希望的一代新秀

  滑稽戏在创作上和表演上无拘无束,演员有广阔的发挥空间,这让掌握了十八般武艺的顾芗如鱼得水。她能说会唱,光方言就会8种,又参演过多个剧种,这些剧种给了顾芗很多创作灵感,她集众家之长,推陈出新,创作出一部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顾芗认为,从生活中取材,用小人物演绎大时代,让老百姓与剧中人物形成共鸣,是苏式滑稽戏的生命力所在。

  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州街头出现一个新兴职业——搬家工。在《快活的黄帽子》剧中,顾芗扮演的搬家工黄毛,虽生活窘迫,却能苦中作乐。穷得有骨气,穷得开心,穷得潇洒!这几句台词不止一次出现在舞台上,感动了很多观众。她第一次获得梅花奖

  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呼声愈发强烈,苏州市滑稽剧团创作了一台以孩子为中心的儿童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展现了新一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这部戏直到今天还在许多校园排演。40多岁的顾芗在剧中扮演农村少年,凭此角色再次摘得梅花奖

  数十年演艺生涯中,顾芗好戏不断。从弘扬廉政清风的《笑着和明天握手》到聚焦农民工群体的《探亲公寓》,从关注家庭教育的《小城故事多》到探究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青春跑道》……2011年,她凭借在《顾家姆妈》中亦庄亦谐、笑中带泪的表演,第三次获得梅花奖

  顾芗的成功并非偶然。她已经66岁,但每年依然要演出上百场滑稽戏,日程排得满满的;而当她静下心来琢磨角色时,又可以一个月大门不出。在她的书房里,摆着一本本厚厚的日记,里面写满了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载了各种人物的素描和性格分析。正是这种厚积薄发,让她的表演日趋深刻。

  几十年来,苏式滑稽戏的路越走越远,并走向全国。顾芗说,只有不断创作与时俱进的好作品,滑稽戏的生命力才永不衰退。如今,顾芗把更多精力放在指导年轻一代演员上。艺术家总有一天会老去,而苏式滑稽戏正当壮年,它要继续发扬光大,还需要更多年轻的顾芗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