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尼泊尔,源于一个朋友的手链,这个理由看似简单,或是不能理解,但是就基于这样的情景,成就了这次尼泊尔之旅。
我的朋友金勇,一个中年男人,一米八的个子,身体清瘦但健康有活力,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富有时尚感的眼镜,由于他是大学老师出身,整个人看起来还是透出了骨子里的斯文。一次见面,他右手戴的一条手链立即吸引了我。银质的手链,八字环的款式,粗细刚刚好,手链上镶嵌着老式的蜜蜡,做工细腻流畅,第一眼便能看出来是手工打造的,长度适中,套在略有骨感的手腕上,正是这样的稍加装饰和点缀,整个人看起来添了几分文艺气息。
由于金勇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尼泊尔的手工艺品在世界上又久负盛名,顺其自然地使我猜到,这个手链来自尼泊尔。金勇说,这个手链出自尼泊尔手工业联合会会长释迦达摩之手,释迦达摩是释迦牟尼第七十二代传人,半个月后,尼泊尔手工艺博览会即将开幕,届时释迦达摩会出现在博览会上……
见面十分钟,源于一条手链,就决定了这次尼泊尔之旅。
在尼泊尔手工艺博览会开幕的前一天,我和友人乘飞机到达了尼泊尔特里布万国际机场。下了飞机,在机场的自助柜台机上办理了签证手续,之后乘出租汽车前往六公里以外的首都加德满都。与中国不同,尼泊尔车辆是靠道路左侧行驶的,司机会说英语和尼泊尔语,驾驶技术娴熟,速度较快,柏油路和土路混合交替,道路凸凹不平,颠簸厉害,空气中尘土飞扬又夹杂着浓烈的汽油味道。加德满都的市区,由于车多,道路愈发显得拥挤,摩托车和汽车混行,你会发现车辆之间的间距有时也就五公分上下,时刻好像都有碰撞的危险,路口较多,象在迷宫中穿行,但是每个司机都能沉着应对复杂的车流,仿佛都在进行着高超的“车技表演”,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表现地很镇定,坦然接受着面前的现实,没有人会指责任何人或对谁吼叫。
到达提前预定好的酒店,出租车司机和我们友好的道别。与凌乱路况不同的是,展现在眼前的酒店小巧精致、干净整洁。尽管中国已是初冬,但是这里正气候宜人,酒店院内鲜花盛开。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门卫服务人员用亲切真诚的微笑和清晰的中文向我们问好,前台接待人员使用流利的中文与我们顺畅交流,不需要交付押金,几分钟的时间,就办理了入住手续。进入房间,夕阳透过明亮的窗子照射进来,这时我才意识到,这里的时间比中国要晚两个多小时。
由尼泊尔手工业联合会主办的手工艺博览会暨第十六届工艺品交易会和第十四届手工艺比赛在加德满都的曼达普拉开了帷幕。会展现场,主席台上摆放着象神兽样的大型手工艺品,旁边设置了咖啡、牛奶等饮品和当地特色的小吃台。开幕式简单而隆重,台下或坐或站的嘉宾和当地观众有四五百人,男士带着帽子身着庄重的礼服,女士围着围巾穿上了艳丽兼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会上,尼泊尔财政部长尤巴·拉杰·哈提瓦达宣布活动开幕,他说:政府一直热衷于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尼泊尔的手工艺品,正在探讨减少和取消从尼泊尔出口的手工艺品的增值税,政府一直支持和鼓励将手工艺创造力带到全球市场,希望手工业联合会就保护和促进手工业发展建言献策。他介绍,政府正准备修改收入法,以支持尼泊尔手工艺文化遗产的传承。前几年尼泊尔遭受地震,很多手工艺设施受损,他表示,受损的手工艺设施会逐步修复,政府还准备建立培训中心,对手工艺人的技艺进行培训,传承和发扬手工艺术,促进手工艺品的发展,增加出口量。
简短的开幕式后,工艺品展区开放了。展会上共有6个展馆45个展区和200余个摊位,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和不丹等20余个外国摊位。通过评选,主办方会向最好的展馆和最好的摊位发放现金奖,工艺比赛项目也在活动间隙举行,比赛的冠军会获得5万卢比,亚军和季军将分别获得3万卢比和 2万卢比的奖励。来自当地各省的手工艺协会、商品协会和减贫基金会也应邀参加了活动。展会上,有毛织品、银饰品、金属雕像、手工纸、石材、陶瓷、唐卡、木制品、棉花制品、天然纤维制品、皮革制品、珠子制品等。
在展会门口,一位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坐在一个离地一尺多高的台面上,头上围着围巾,身上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光着脚,手里拿着雕刻的刀片,专注而熟练地雕琢着一块约两尺长的木头,一会工夫,看似一块普通的木头就被雕琢成了一尊卧佛,那卧佛,神态安详,栩栩如生。作品还未完成,这尊卧佛就被参观者定下了。在没有任何参照物的情况下,作品就在手工艺人的心里,不论谁在现场,都会被这精湛的手艺震撼。
源于朋友的银质手链,我重点观赏了展会上的几个银质手工艺品展台。银是佛教的七宝之一,人们自古就有佩戴银饰品的习俗,民间有辟邪的说法。随着科学的验证,银饰品对人身体的好处很多,能产生磁场,释放大量银离子,激发能量,有助于身体内毒素的排出,迅速散发和降低血脉的热量,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身体保健有很好的功效。可能尼泊尔人基于对银制品的深刻认识,不论男女几乎都佩戴银制饰品,或手链,或项链,或戒指,或头饰。银制品在博览会上尤为突出,各式各样。因为每一款都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每一个饰品都独一无二,有的镶嵌宝石,有的镶嵌蜜蜡,形态各异,这些饰品好像都承载着手工艺人的温度,只有亲眼所见,才会惊叹手工艺术的魅力。我精心挑选了一款蛇形镶嵌了黑曜石的手链,小心翼翼的放进了随身的包里。
在展厅,我有幸与尼泊尔手工业联合会老会长哼哼释迦和现任会长释迦牟尼的第七十二代传人释迦达摩先生见面并握手问好。
释迦达摩先生现年四十几岁的样子,中等身材,面庞略黑而立体,精神十足。巧合的是,他与中国还有一段不解之缘。中国元代的标志性建筑--北京白塔寺,这座流传千古的佛塔是尼泊尔著名工匠阿尼哥建造的,是中尼友谊的见证,阿尼哥克服重重苦难,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生活了40余年,主持修建了10余座辉煌建筑,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阿尼哥61岁去世,为纪念他,应大使馆邀请,在北京的白塔寺,释迦达摩先生主持创作了阿尼哥雕像。面对这样一位艺术精湛和具有传奇家族色彩的艺人,不由得使我对尼泊尔人产生了一种神秘和敬畏之情。
哼哼释迦老会长在谈到传统手工艺术的传承时说到:尼泊尔的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民族手工艺产品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风俗,由于做工细致精美,深受喜爱,对尼泊尔经济的总体效益起到了调节和改善作用。但是尼泊尔传统手工艺产品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这也使其作为商品在市场上缺乏广泛的需求性,在销售市场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和推动下,手工艺产品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加上外部市场的渗入,整个手工艺的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绝大部分手工艺企业存在规模小、加工工具落后、手工艺人文化水平不高,自我发展能力差的现象,也是手工艺发展面临创新和科学管理的巨大挑战。一方面要保持民族特色,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和改进,所以,传统民族手工艺面临着适应社会文化发展和变迁的严峻考验。他表示,尼泊尔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同时又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尼泊尔手工业联合会,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调动资源,加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引领手工艺品向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让尼泊尔手工艺产品面向更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
到尼泊尔,随处可见的是寺庙。杜巴广场是加德满都最有名的地方,也是观赏尼泊尔寺庙建筑的好地方,这里囊括了尼泊尔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之间的古迹建筑,有数量较多的寺庙和宫殿。尼泊尔大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其余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里的人们对佛教信仰的虔诚从他们的动作和眼神中可以感受到。灰色的鸽子围绕在身旁,它们与人和谐相处,成群的在自由的土地上无拘无束地觅食和飞翔,广场上随处可见那些眼神清澈见底的漂亮儿童。在广场一侧,我看到了中国援助尼泊尔广场修复项目的铜牌。
猴庙建在加德满都以西的山顶上,到达山顶后能够俯览整个加都谷地,加都谷地虽然烟雾弥漫,但是密密麻麻的建筑可以尽收眼底。这里的猴子数量较多,它们不怕生人,也不会攻击人,时而能够看到他们之间的打斗场面,但大都各自玩耍或三两结对互相追逐。受地震影响,猴庙主体建筑轻微受损,周围副塔可以看到坍塌的迹象。
在加德满都东部的河畔,坐落着一座久负盛名的神庙,俗称“烧尸庙”,大约修建于公元400年,是尼泊尔著名的世界遗产之一。1600多年来,络绎不绝的教徒来到这里,朝拜他们心中伟大的神。而同时,一代代尼泊尔人也在这里告别人世,在庙前河畔的一堆堆火焰上化作缕缕青烟。
活女神庙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经受2015年的8.1级主地震及多次的余震之后仍然屹立不倒,四方的庙宇,黑色的窗户,给人以神秘感。这座神庙内居住着一位不到5岁的女孩,是经过严格宗教仪式选出的“活女神”。“活女神”又称库玛丽,意为处女神,是尼泊尔独特的信仰化身。每天的上午十点钟,没有特殊情况,一个长相端庄、画着浓妆、穿戴整齐的活女神会出现在庙宇的窗前与游客见面,时间大概有十几秒,据说能看到活女神的游客,都很幸运。
在尼泊尔,你会随时发现这些自然坐落的庙宇,他们自带一种神秘感,在欣赏和探究他们的同时,你会如同在故乡一样平和自在,不由得安静下来又投入进去,这里会容纳你、牵动你,感动你。
因为时间关系,兰毗尼和博卡拉这两个深受游人青睐的地方未能去成。据说,蓝毗尼,是释迦牟尼 佛的诞生地,被称为“佛祖的故乡”,是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是个很纯净的地方,距加德满都360公里,是受尼泊尔政府保护的文化遗址,也是世界级的文化胜地。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释迦牟尼诞生纪念活动,缅怀这位给人类思想带来巨大影响的历史伟人。
尼泊尔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徒步旅游 和登山 业发达。博卡拉就是一处徒步旅游的好去处。博卡拉,是尼泊尔的第二大城市,四面环山,那里拥有与众不同的湖光山色,被称为东方的瑞士,游客可以在不同的位置欣赏到喜马拉雅的壮丽景色,即使在炎热夏季也能与覆盖的白雪相对而视。那里有一系列不同难度的山区徒步行走路线,是世界上热门的山区徒步行走活动的目地地之一,每年有超过5万的徒步走爱好者前往。据去过博卡拉的友人描述,博卡拉,是一个让灵魂可以栖息的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找到想要的所有浪漫,比如:发呆、躲在咖啡馆里听音乐、划船或悠闲的穿梭在大街小巷、坐坐滑翔伞、去各种不同风情的小店淘自己喜欢的物件,还可以和偶遇的不同肤色的各地朋友结伴旅途。
有人称尼泊尔是手工艺品的购物天堂,不管是街头巷尾或是广场寺庙,手工艺品随时会吸引你的眼球,令你目不暇接,不管是商店或是地摊还是迎面走来的当地人手中,总能找到你喜欢的和你想要的。
不能错过的是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商业区。商业区囊括了天然宝石、雕刻雕塑、绘画、陶器、地毯、经文彩布、尼泊尔茶、沙质和毛料服饰、民族特色的银制品、佛教和印度教的法器、针织纺织品、首饰、珠宝、珐琅制品、皮革制品等手工艺品,应有尽有。纺织和针织品最受游客喜爱,几乎所有的店都会聚集很多人,店主及销售人员大多会说中文,特别是店里的羊绒围巾,花色众多,质地柔软,薄厚长度刚好,价格便宜,让人爱不释手。
各类纸画、布画、木画,颜色艳丽,据说颜色都取自天然植物,环保低碳,很适合做居家的装饰。
随处可见象古董样的老物件,也可能价值连城,令人感叹的是那些无价之宝并没有尘封在博物馆中,而是就在你身边,人们可以随意的触摸和欣赏。
逛累了,可以在街头的面包店坐坐,品尝当地烘培的面包,喝一杯熬制的奶茶,别有一番味道。
在尼泊尔找到中国餐馆不是难事,当然不容错过的还有尼泊尔的传统美食和宫廷菜,走进优雅的餐厅,让你瞬间摆脱了室外的乌烟瘴气,服务人员穿着宫廷服饰,水晶吊灯和天然亚麻饰品装饰着餐厅,各种调味料味道独特,多以米饭和素食为主。
在尼泊尔近一周的时间,我时常被那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和饰品所吸引;随处可见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享受着视觉的盛宴;走在大街上,看到拥挤不堪、没有红绿灯、高峰期大量的摩托车汽车交织通行但没有人抱怨,会不由得发出感叹;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宗教文化,让人感受到置身在神的国度;期间,每一个尼泊尔人都会冲你微笑,每天都会有尼泊尔人用生硬的中文对你说:你好!
回来很久,我依然时常会想起在尼泊尔的时光。
相关链接:
2018年11月7日,中国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期间,尼泊尔-中国投资前景研讨会上,尼泊尔工业、商业和供应部长马特里卡·普拉萨德·亚达夫作为主要嘉宾在发言中说:中国在4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经济转型,中国政府取得了伟大成就,他希望中国能够与邻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经济增长的经验和发展的成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样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也是促进国与国之间互联互通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仅使中国受益,也有助于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释放经济发展潜力。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功典范,也为两国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机会,未来两国会有更密切的合作。”
尼泊尔是中国的友好邻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尼泊尔投资快速增长,双方合作项目增多。
中国在尼泊尔投资兴建水电站,积极带动本地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在尼泊尔投产的发电项目,极大地解决了尼泊尔西部地区的缺电难题,为尼泊尔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清洁能源;在尼泊尔南部纳瓦尔帕拉西县,中尼企业合资建设的尼泊尔最大水泥厂,建成后,尼泊尔的水泥工业水平有望得到极大提升,从而推动尼泊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向尼泊尔当地公交公司交付了首批纯电动巴士。尼泊尔空气污染严重,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电动车巴士的投用有利于改善空气状况,提升民众的健康水平;互联互通,中尼航空业合作取得诸多进展,主要在合资经营、购买飞机、修建机场、增加航班等方面,航空业的深度合作为中尼两国航空业互联互通注入了新的活力,创造了新的机遇;中尼两国正推进自贸区机制研究、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建立能源合作机制等;中南亚货运班列的开通运营,为中国的西藏与尼泊尔国家的外贸合作提供了物流新渠道;中国现已成为尼泊尔第一大直接外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尼泊尔政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家在基础设施、电力、矿产、石油、现代化农业、旅游业等重点领域加大投资。
中国对尼投资呈现全方位的趋势,包括:基本建设、能源、电力、蔬菜种植、家具制作、酒店餐饮等传统产业,也包括电子通信、可再生能源等新兴产业。
尼泊尔为农业国 ,8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旅游业是尼泊尔的支柱产业。其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薄弱。
中国在尼泊尔2015年大地震后宣布了30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并与尼泊尔签署了25个灾后重建项目备忘录。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