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还有一天就要闭幕了。今天,我把在驻地挑选的书籍,通过快递寄回若尔盖县达扎寺达扎书院。作为新委员,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没想到会务服务这样周到,会场驻地设有图书选购角,供委员们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2018年3月14日,全国政协委员、阿坝州政协副主席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在履职日记中写道。
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是达扎寺七世活佛,12年前,他和师傅自筹资金创办了藏区第一家寺庙书院—达扎书院。达扎书院现有藏书10万余册,常年向各族群众免费开放。
“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份子,只有在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的同时,吸收兼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使藏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是达扎活佛创建书院的初衷,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藏区第一家寺庙书院
达扎寺全称“达扎吉祥善法寺”,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城达扎寺镇,是川西北草原著名的格鲁派寺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康熙二年(1663年)由第一世达扎活佛曲吉·毛郎伦珠主持创造,距今已有355年历史。
寺院依山而建,其建筑巧妙地将藏汉建筑艺术相结合,闻思学院、密宗院、时轮学院、活佛寝宫以及众多僧舍禅院、转经房等,精巧地构成了错落有致、气势宏大的寺院建筑群。
据达扎活佛介绍,达扎寺之前有一个小书房,僧人自己带书,寺院提供报刊杂志,大家有空就过来,有时还会在那里展开一些小型的讨论。然而,经年累月,旧书房的面积不能满足越来越多僧人的需要,而且房子年久失修,经常漏雨……“于是,我和师傅决定重修一所规模更大,能使更多人受益的图书馆。”达扎活佛说。
筹建之初,达扎活佛多次赴内地考察,遍访学者专家听取建议,参观各地图书馆汲取经验,然后举全寺僧人之力设计图纸,再由专业施工队伍建设完成,最后还请来了城建、消防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书院的建立得到了所有人的支持,过程非常顺利。”达扎活佛回忆说。
全国政协委员、阿坝州政协副主席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
历经5年筹备建设,2006年7月2日,达扎书院正式落成。达扎书院面积为3571平方米,为三层藏式传统建筑。一楼图书馆包括藏书厅、阅览室、学术报告厅;二楼展览厅,主要展示藏族人民以智慧和心血精心制作,历经历史变迁悉心保护下来的宗教文物,乐器、手工艺品等;三楼宗师殿,供奉着100多位对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传播有着极大贡献的高僧大德。
“尽管书院外观还是藏族传统建筑的样子,但是内部设计根据现代化建筑理念,强调人性化,突出功能性。在阅览室还配置了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达扎活佛介绍说。
把上千平米图书馆装满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刚开始我们接收各种捐赠,很多老百姓、僧人都来捐书。”如今,达扎书院藏书粗略统计已达10余万册,包括藏文的宗教、医药、天文、历算、传记和汉文的中外文学、历史、哲学、科技等方面书籍。下一步,达扎活佛要做“减法”,逐步优化图书种类,“要把更经典、更有价值的图书提供给读者”。
为了更好地体现“求知明慧、开智富才”的办院宗旨,达扎书院还不定期举行讲座,邀请专家学者给牧民们讲授环境保护、青稞的营养价值、藏传佛教与现实生活的对比等内容,短期藏文培训班也非常受欢迎。
达扎活佛打算进一步加强和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组织更多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书院作用,“把它用起来,活起来”。
提高全民阅读兴趣 任重道远
达扎书院常年向各族群众免费开放,“只要有人来,我们随时接待”。据达扎活佛介绍,除了本寺院僧人,现在来看书的多为年轻人,他们喜欢历史、文学、高考辅导之类的书籍。
当问及书院开办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达扎活佛坦言“来的人比我想象得少”。究其原因,达扎活佛分析一是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借阅,另一个是现代人阅读习惯的缺失,“人们有时间都在打麻将,玩手机。”达扎活佛深感通过书院提高全民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民族习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达扎活佛是个爱书人。从初中之前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革命小说,到后来《简爱》等中外名著,再到出家之后的佛教典藏,他的阅读范围十分广泛,阅读对他知识体系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达扎活佛喜欢“读”书。“这可能和僧人诵经习惯有关。我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把书读出声来。只有这样我才觉得真正掌握到了书的内容。”达扎活佛说。
达扎·尕让托布旦拉西降措主持编辑出版了《阿坝州历代高僧大德文集》
达扎活佛还喜欢买书—走到哪里,书就买到哪里。今年两会期间,达扎活佛购买了6200元的图书。“我利用会议间隙挑选了很多有价值的书籍,有170辑的《政协文史资料选》,有汇集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历史材料的《开国盛典》,这些书籍都是人们了解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人民政协史的重要历史文献。”达扎活佛说。他还购买了全套《资治通鉴续纪》,他认为读者阅读这样的书可以通晓自宋至清近千年的历史,而不必去翻阅大量分散的史料。这对于藏区读者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喜欢用传统方式获取知识,并不影响达扎活佛对新鲜事物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达扎活佛就开始使用电脑,他是全县第一个上网的人!“其实僧人的思想是很开放的,不是保守的,是很睿智的。”达扎活佛解释道,藏传佛教本来就是吸收了印度和中国内地的佛教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僧人特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僧人必修的因明学、逻辑学等都是打开思路的智慧学。在达扎活佛的概念里,计算机就如同佛珠一样,只是学习需要借助的工具而已。
学习不但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20世纪90年代,达扎活佛在北京黄寺佛学院研修两年。2016年,他又作为第一位藏族学员,参加了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爱国宗教人士培训班,与来自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宗教人士一起学习了世界宗教史,中国现代历史等内容。“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达扎活佛评价道。
谈到文化交流,达扎活佛还提到了“一带一路”倡议:“藏传佛教的文化源头之一就是通过千年丝路流传过来的,这是一条物资流通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希望宗教界人士利用好这一通道,弘扬佛教文化,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鼓励年轻人用平和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达扎寺现有僧人220名。据了解,他们都是18岁正式进入寺院,之前接受过基础教育。达扎活佛说汉语、藏语双语基础对于他们日后个人发展有很大帮助,但现在年轻人普遍存在知识面很广,专业修行还用功不够的问题。
无论走到哪里,达扎活佛每天都会坚持早晚向释迦摩尼佛叩拜、发愿、自省的习惯。达扎活佛说作为一个出家人,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要学会感恩,对父母的感恩,对百姓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对国家的感恩和对自然的感恩;第三,要经常反省,是否利于他人,是否利于自己成长,这是是非的衡量标准。
提到现在社会上的流行语“佛系”,达扎活佛认为这个词应有双解:积极的理解是“坦然、平和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消极的理解是“不努力、不作为。”到底我们该怎么做?达扎活佛鼓励年轻人“用平和的态度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社会。”
履职尽责 为藏区百姓福祉建言献策
达扎活佛今年第一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但多年州政协、省政协的履职经验使他对政协工作并不陌生。今年他带来了7个提案为藏区百姓福祉发声提议,为国家完善民族地区管理建言献策。
在加强“精准扶贫”的提案中,达扎委员提到深度贫困地区是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2013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四川省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受地理、历史、经济等因素影响,四川深度贫困地区仍然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交通通信落后、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色产业脆弱、生态建设补偿标准低、地方财力困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困难,这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最大困难和问题。
若尔盖县寄宿制小学举行感受传统文化活动
为此,达扎委员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四川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支持力度”的四点建议。
一是提高生态补偿标准,让深度贫困地区群众在参与生态建设中增加收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湿地管护、限牧还湿、禁牧还湿等补助补偿标准。
二是加大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强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后劲。加快推进成都至西宁铁路、成都至兰州铁路、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九寨沟(川甘界)至绵阳高速公路、马尔康至青海久治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突破瓶颈制约。
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新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涉农、财政专项扶贫等资金,免除深度贫困县纳入“10+N”年度扶贫专项工作计划新增项目资金的县级配套;对年度实现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县给予一次性财政资金补助;提高深度贫困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水平补助系数,加大教育、医疗、产业等扶持力度。
四是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深化东西部在住房建设、教育医疗、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等领域的扶贫协作,增强深度贫困地区“造血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深度贫困县在脱贫后的长远发展。
此外,达扎活佛的提案还包括治理沙化,脱贫致富,加强藏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干部待遇,重视非物质文化,生态保护等内容。
政协会议闭幕当天下午,达扎活佛就已经买好了返程车票,“寺院大大小小的事都在等着呢”。现在,达扎活佛全面主持寺院工作,作为新时代的活佛,他觉得“社会变化太快了!”面对和师傅那辈所处完全不一样的外部环境和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达扎活佛认为“要把各方面工作做好,知识的支撑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很繁重,但这是应该的,毕竟我正处在这个年纪。”达扎活佛说。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