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争创新优势

2025-03-31 08:43:00 【关闭】 【打印】

  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加速奔跑,不断争创新优势—— 

  4条总装线开足马力,一辆辆汽车排队下线,2024年,比亚迪西安工业园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 

  在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300余台机器人挥舞手臂,平均每9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汽车下线;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固态底盘……50多项关键技术,助力成立近3年的质子汽车夺得氢燃料卡车产销全国冠军。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陕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持续发力,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19.8万辆,位居全国前列。 

  看整车,以比亚迪、吉利、陕汽为龙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逐渐成形;看链条,小到齿轮、安全气囊,大到电池、车桥,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和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产值超4400亿元;看布局,乘用车与商用车,电动汽车与氢燃料汽车,多赛道齐头并进。 

  如何争创新优势?重点在科技。 

  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机械臂精准操作,造汽车就像“搭积木”,智能“黑灯工厂”让冲压、焊接、喷涂自动化率达100%。比亚迪“刀片电池”、陕汽新能源重卡智能装配线、“天行健”车联网系统……生产提质增效,产品不断迭代,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赋能陕西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保持加速度,发力在链条。 

  支持政策、培训信息、配套需求……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汽车工业处处长杜军国的手机上,产业链对接的消息不断。整车企业梳理需求清单,政府搭建平台,上百场活动让品牌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有效对接,加速产业聚集。 

  争创新优势,关键在创新。 

  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里,智能驾驶车辆运行情况实时显示。西咸新区是西北首个全域开放智能驾驶商业化的区域,智能驾驶小巴自动驾驶里程已达数十万公里。华为研究院、西安芯派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研究院、比亚迪西安综合研发中心……从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创业服务的创新平台示范体系,正逐步形成。 

  生产加速度,带动“出海”新步伐。 

  1月16日,满载约300台新能源乘用车的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西安浐灞国际港管委会主任杨兵介绍,西安国际港为多家汽车企业提供定制化整车或零部件物流服务。2024年,陕西新能源汽车出口约15万辆。 

  “未来,陕西将继续支持重点企业增产量、扩品种、创品牌,让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得更快更稳。”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波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31日 01 版)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