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爱达·魔都号:中国首艘国产大邮轮 从进博“启航”

2023-11-07 09:50:00 【关闭】 【打印】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国船舶集团与国际合作伙伴签署了一份造船合同。5年后,第六届进博会正式开幕前夕,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正式命名交付,如期赴约。 


202366日,爱达·魔都号身系“敦煌飞天彩带”顺利出坞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指出,这标志着中国集齐了造船业“三颗明珠”,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大型邮轮的国家。 

  国际合作 打造大国重器 

  总长323.6米,总吨位 13.55 万吨,拥有2125间精美客房和套房,最多可容纳乘客5246……在第六届进博会中国展区,爱达·魔都号模型附近聚集了不少参观者。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彦国如数家珍,为大家介绍:“船上有大剧院、购物中心等娱乐场地,公共区域占地4万平方米,高16层、接近6个标准足球场,满足国人乘客吃游购娱全面需求。”


爱达·魔都号三层挑高的邮轮大堂——爱达广场

  爱达·魔都号综合造船、电气、酒店、服务业等众多领域的科技成果,创造出高度集成化的“巨系统工程”,制造成本高达近60亿元人民币,这也侧面显示出了其先进性。 

  全船的动力控制、信号传输、能源供给全凭中央控制系统通过全船4750公里长的电缆来完成,是普通货船电缆长度的几十倍,智能化水平极高。汪彦国介绍,严苛的技术要求还提供了极高的安全保障,“比如能够抵御十级大风、即便失去动力也能确保离开危险地段等。” 

  从环保角度来讲,船体加装了脱硫塔,以减少硫排放,船体材料、尾气排放、污水处理等均遵照国际标准实施,除此以外,零碳纸品、岸电系统等的利用也将“绿色交通”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中。 


中国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

  截至2022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已经连续13年世界第一。今年7月份,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仍领跑全球,并且是唯一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新接订单量的国际市场份额也超过70%,刷新了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新接订单量的新纪录。 

  同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等国际伙伴的深度合作促成了爱达·魔都号的诞生。五年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与进博同声共振、同频成长,中国船舶工业与全球共享机遇、共谋发展。汪彦国说:“‘以我为主、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全球配套’贯穿了项目开发研制全过程,这和进博会开放共享的精神十分契合。”他表示,“再次与进博会结缘,我们想让世界了解到,中国造船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邮轮产业已经开始起步!” 

  提振消费 释放潜力 

  邮轮游艇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大,对于推动船舶产业高端转型、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爱达邮轮推出原创艺术歌舞剧《马可·波罗-丝路情缘》

  20233月,交通运输部推动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截至8月,仅上海一地邮轮产业已实现船票销售收入超3亿元,船供物资消费约1亿元,整体新增就业岗位超4000个,预计到2024年将新增就业岗位约2万个。 

  9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拓展海洋旅游产品,加强邮轮、游艇码头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化邮轮航线和邮轮旅游产品设计,推进国际邮轮运输全面复航。 

  汪彦国表示,邮轮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大投入大产出,回报率基本能超20%以上。然而,该产业在中国还属于新兴行业,市场还需要一个慢慢开发的过程。 

  “中国拥有世界第十长的海岸线,但作为传统的内陆国家,中国人对海洋的追求并不迫切,因此目前中国邮轮盈利水平跟欧洲比会有一定差距。”但他对产业今后的发展很有信心:“海上度假带来的惬意感有别于陆地,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随着国内消费者海洋意识的增强,邮轮旅游将成为创造中国消费新场景、释放消费动力提振内需的有力抓手。”  

  据了解,爱达·魔都号将于202411日从上海出发开启首航季,带领宾客前往东北亚的热门邮轮旅游目的地。未来,还将部署东南亚国家航线,并适时推出海上丝绸之路邮轮航线,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标志性工程,成为航行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国家名片。     

  (图片由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