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黄益平:中国过去40年成功的原因及未来30年面临的新挑战

2019-12-16 16:39:00 【关闭】 【打印】

  2019年12月15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发布“中国2049”报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发表演讲中指出,中央提出来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现在看起来实现是个大概率的事件。今天我们的研究更关注的是第二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背后有很多的问题要讨论。 

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届国家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发表演讲

    过去40年,中国成功的原因

  中国过去40年的改革和经济增长很成功。经济历史学家麦德森根据数据推算,中国曾经在世界经济当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发生以后,我们有显著的落后,欧美国家的经济快速上升,中国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重一直不停地往下走。这个低谷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强势反弹,重返世界经济舞台。中国取得如此大成功,究其原因分别为: 

  第一,市场化的改革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在1996-2015年之间的经济增长当中,总要素生产率对增长的贡献占到40%左右。效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很重要的支持力量,其重要功劳是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 

  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从贸易、投资方面看,中国的开放度很高。国际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第三人口红利。中国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抚养比,也就是说劳动人口支持抚养的人口的数量不断下降,总体的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我们保持了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宏观经济环境相对比较稳定。 

  第四中国在40年间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40年前的30年,计划经济的试验,从增长的角度来说效果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在那个阶段也为我们后面的腾飞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完整的城市工业化的框架,以及文盲率大幅度下降,这些对下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腾飞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背后确实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中国确实是推动市场化改革40年。第二,应该说中国经济成长的成绩还很不错。怎么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政府相对来说干预比较多一些?经济学分析经常说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看得见的手,显然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们看得见的手相对更活跃一些。怎么来理解?我简单地用三条来总结。 

  第一,一开始我们实行的改革是双轨制的改革,通俗地讲就是“老人老政策,新人新政策”。一部分政策干预的存在,在早期就是为了支持双轨制的改革,是为了平稳地过渡。 

  第二,客观来说这些政策干预没有明显地妨碍中国实现高速经济增长、实现基本的金融平衡。经过研究,我们发现有些政策干预对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发挥了正面的作用,原因就在于市场是有失灵的时候,在金融行业尤其如此。 

  第三,中国是转型国家,有一些政策干预可能需要在转型和进一步的改革过程中解决。归根到底,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中国经济改革40年成功的根本原因“放”,而不是因为管得多。它的启示是,我们在看经济政策、决策经济政策和分析经济政策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简单来说就是看效果。这是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一条最重要经验,在下一步的改革当中还是会非常有用。 

  未来30年,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黄益平强调未来30年,中国主要面临三大新的挑战,这些是过去所未曾遇到的。 

  挑战一,新旧动能转换。黄益平认为悲观还是乐观,取决于你坐在哪一趟列车上。如果新经济就不会悲观,如果是老经济就熬不过去,这是我们今天碰到的一个最大的问题。 

  挑战二,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尤其会影响消费需求、劳动力供给、储蓄供给,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中国现在还没有进入高收入水平。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数据看,每年劳动人口减少800万,老年人口增加1200万。 

  挑战三,逆全球化的一些政策思潮。中国是全球化的主要获益者之一,但是如果未来的全球金融、国际经济体系变得不开放的话,中国就会遭遇新的压力。 

  除此之外环境、碳排放问题等,也是中国要面临的挑战。但是,在黄益平看来所有这些挑战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创新,这是中国未来30年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