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邢向阳:在海外修铁路

2016-01-27 13:59:00 【关闭】 【打印】

2004年,邢向阳在罗安达铁路改建项目部留影。

  “作为一个走向海外的铁路建设者,我对中国的铁路建设感触很深。”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国际集团安哥拉公司项目经理邢向阳说,“建国初期,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不到1万公里,且标准低,速度也只有60公里/小时,在技术上也都在借鉴其他国家已经淘汰的技术。而到目前为止,经过几次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及提速,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达到10万公里以上,速度也提升至最高350公里/小时,轻轨、高铁技术也日趋成熟,各项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自上世纪70年代建设长达1861公里的坦赞铁路项目至今,中国铁路建设单位(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先后在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多个国家建设了一大批铁路项目, 邢向阳所在的安哥拉铁路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铁路“连接”中国和非洲

  2002年大学毕业后,邢向阳来到中国中铁下属川铁国际公司天津滨海轻轨项目,成为一名助理工程师。经过短暂的国内项目实习,他被派往公司在安哥拉的分公司。

  当时正值安哥拉长达27年的内战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安哥拉曾经在上世纪50年代(即葡萄牙殖民时代)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修建了三条干线铁路,分别为罗安达铁路(Luanda Railway)、本格拉铁路(Benguela Railway)和莫桑梅德斯铁路(Mocaomedes Railway),这些铁路都是米轨铁路,列车行驶速度很慢,相当于中国上世纪50年代的铁路建造水平。”邢向阳说,“而且,经过27年的战争摧残,安哥拉的铁路系统已处于彻底瘫痪状态,整个国家没有一条可以正常运营的铁路。”

  作为沿海国家,安哥拉有着罗安达港口(Luanda Port)和洛比托港口(Lobito Port)这些世界知名的天然良港。邢向阳介绍说,随着安哥拉恢复国家经济的需要,物资需要源源不断地从港口运出,在这种情况下,铁路的恢复建设成为安哥拉政府在战后的第一要务。2002年8月,中国政府和安哥拉政府签订了框架信贷协议,中国为安哥拉提供的第一笔贷款的用途就用在铁路恢复建设上。

  “我参与的罗安达铁路恢复改造项目,是安哥拉政府战后的第一个铁路建设项目,也是中安政府合作框架下的第一个铁路建设项目。”邢向阳说,这也是当地第一条以中国铁路标准修建的铁路。2009年2月,该铁路BUNGO-BAIA段成功开通试运营的日子,至今仍让他记忆犹新。“铁路沿线的居民载歌载舞,欢呼雀跃,一些老百姓追着火车跑了好几公里。”邢向阳说,在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当地老百姓和政府部门只要听说是修铁路的,都会给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路“开绿灯”。

  到目前为止,安哥拉三大铁路动脉的恢复改造工程全部由中国公司承建,“无论施工质量还是进度都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认可”。罗安达-马兰热省(Malanje )铁路已于2009年全线通车,本格拉铁路和莫桑梅德斯铁路也先后于2013年完工。铁路的建成和通车,极大地缓解了当地客运和货运的交通压力。邢向阳说:“由于铁路的开通和车票的廉价,当地老百姓都更愿意搭乘火车出行,源源不断的港口物资也从以前的公路运输逐渐改为铁路运输,大大地节约了运输时间和费用。”

  铁路建设出海

  邢向阳介绍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的铁路建设一直由两支建设队伍承担,分别为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和中国铁建股份公司。“中国中铁下辖中铁一局、二局一直到中铁十局,中国铁建下辖中铁十一局、十二局一直到中铁二十局。”邢向阳最开始入职的川铁国际公司最初为中铁二局的对外经营部。1979年,为适应海外发展,中铁二局成立了川铁国际公司,作为中铁二局专门面对海外市场的工程公司。2008年,为大力推动中国铁路“走出去”,中国中铁股份公司在上述十个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中铁国际集团公司,重点开发海外市场,川铁国际也被并入该集团。邢向阳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中铁国际安哥拉分公司的工作人员。

  中铁国际集团目前在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公司办事处、代表处和项目部等境外机构,项目遍及西非片区、南非片区、南美片区、东欧片区等几十个片区,实施了大批铁路建设项目,如在东非修建的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港铁路,亚的斯亚贝巴轻轨、尼日利亚铁路、土耳其安伊高速铁路、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项目等。2014年,中国中铁实现海外营业收入27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5年底,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9万公里。中国高铁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邢向阳说,中铁目前已经在埃塞俄比亚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修建了轻轨项目,真正意义上的高铁项目如中泰、中老高铁项目正在合作洽谈中。

  坚守海外

  “刚开始到安哥拉时,时常会抱怨自己运气太差。但在经历了三年的铁路施工工作后,我的心态开始有了转变。”邢向阳说,“首先是当看到我们付出辛劳汗水完成的铁路设施被当地人接受和使用的时候,那种骄傲自豪情绪是不可抑制的,觉得自己的汗水没有白付出。”邢向阳坦言,如果是在中国国内搞铁路建设,“就像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铁路修完了,只是任务完成了。而在安哥拉,“看着那么多老百姓几十年的期盼实现后的幸福笑容”,更有成就感。

  支撑他在安哥拉坚守了十多年的,还有铁路精神的传承。“在我们铁路建设人员中,有一老工人、二老工人、三老工人一说。”邢向阳说,“一老工人即新中国第一批在国内搞铁路建设的人,二老工人、三老工人稍晚一点,大概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从事铁路建设的那一批人,有工人,也有工程师,包括修建坦赞铁路的那批老专家。他们这几代人,是看着中国经济从贫穷落后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也是看着中国铁路技术从落后到现在技术领先的。他们对铁路事业有着极大的感情,在工作中特别的投入。”邢向阳说,中铁的几个“三老工人”,作为公司的老专家在安哥拉工作的时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只有无私的奉献和彻底的敬业精神。”邢向阳说,潜移默化中,他们这些常年在海外的铁路建设者,“在海外越来越有了家的感觉”。

  “有一次我带安哥拉铁路部门的人员到中国体验京沪高铁,当看到火车的行驶速度显示到300公里/小时的时候,他非常吃惊。”邢向阳说,“以前在非洲提起中国制造,几乎是垃圾产品的代名词,现在无论我们走到哪里,给当地人讲中国铁路,都会得到认可,这也让我们充满了自豪感。”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