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暨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在贵州都匀拉开帷幕。今年是“都匀毛尖”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本次大会以“绿色发展·传承跨越”为主题,旨在推动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贵州茶走向世界。

此次大会包含茶产业发展论坛、品牌推介展示等多个单元。9月22日下午召开的贵州茶产业发展大会,由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以及省直有关部门及金融单位负责人,各市州及贵安新区的党政分管领导、农委及茶办负责人,42个茶叶重点县党政主要领导、农委及茶办负责人等参加,现场研讨贵州茶在种植、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的机遇和挑战。与会者还实地参观都匀市茶叶种植基地、茶企及茶叶生产合作社,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此次大会从22日持续到25日,其间还同时举办都匀毛尖世博名茶百年品牌推介活动、第六届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都匀毛尖”国际茶叶经贸发展论坛、都匀国际茶叶展销会等系列活动。同时,农业部还在都匀举办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茶叶)创建培训班。

都匀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和世博十大名茶之一,是贵州省“三绿一红”(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首推品牌。都匀毛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奖,有“北有茅台,南有毛尖”之美誉。黔南茶叶种植历史悠久,从唐贞观九年(公元793年)起,历时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一直是朝庭贡茶出产地。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笔赐名“都匀毛尖”。都匀毛尖以“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的“三绿透三黄”特色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活性物质,具有提神清心、生津止渴、降低胆固醇、抵抗癌症等功效。
近几年,贵州茶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全省各茶产业相关部门和产区结合各自特点进行产业调整,出台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扶持政策,促进全省茶产业稳步发展。
目前,贵州省共有茶园661万亩,其中投产茶园423.2万亩,春季干毛茶总产量10.58万吨。全省注册茶叶企业(含合作社)共计2879家,其中茶企(公司、茶厂、茶场)1820家,合作社1059家,茶叶加工企业集群效应显现。今年前8个月,贵州省茶叶出口实现1567万美元,同比增长50.2%,比2014年全年出口总额(1154万美元)超出413万美元。
此外,黔南州还成立了都匀毛尖茶品牌管理委员会,先后制(修)订颁布了《都匀毛尖茶综合标准化体系》和《都匀红茶》等25个地方标准,申报了都匀毛尖茶手工加工工艺专利保护,都匀毛尖茶传统制作技艺也入选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弘扬茶文化,都匀市还修建了黔南第一座以茶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博览园——中华茶文化博览园,集中展示跟黔南茶文化有关的藏品。博览园内的都匀毛尖博物馆也将于9月23日开馆。以茶山和茶文化博览园为主题的旅游发展计划也列入都匀的发展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