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

迈向绿色低碳,深化产业变革,永续和谐发展

2013-12-05 11:07:26 【关闭】 【打印】

迈向绿色低碳,深化产业变革,永续和谐发展——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在京召开

2013112829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和全球立法者组织(GLOBE)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世界环保大会在北京举行,世界各国代表及社会各界七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大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席大会并致辞.他指出:世界环保大会(WEC)作为发起于中国的全球专业性峰会,积极构建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利双赢的政府与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本届大会以“迈向绿色低碳,深化产业变革,永续和谐发展”为主题,推进世界与中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进程,继续为国家的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首席代表柯文斯(Edward CLARENCE SMITH)主持了开幕式。

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经济总顾问、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贺铿在开幕演讲中指出:绿色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方式,尽可能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加拿大驻华大使赵朴(Guy Saint-Jacques)在主题演讲中提出:当前世界经济遇到了困难,保障发展是各国政府关切的重点,但是在这个时候,仍然不能忽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世界各国要坚持可持续性发展,不能以未来子孙的福祉为代价,要建立非常务实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世界环保大会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它汇集了世界上很多的利益有关方,带来了不同的知识专长,以及参与国家政府与企业的成功案例。赵朴大使还提到:2013年到2015年,加拿大是北极理事会(Arctic Council)的轮值主席国,加拿大欢迎中国能够参加到北极理事会中,并在北极生态环保领域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玛丽娅-阿达尼娅(Marija Adanja)在发言中阐述:斯洛文尼亚十分重视并支持开放和自由的贸易;她认为通过贸易才能够促进可持续的国际和全球的经济增长,同时增长的质量也非常重要,应该促进包容性的可持续增长,并以支持绿色低碳化的经济模式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的。她建议,世界各国应积极实行更加深入的可持续消费模式,更加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在实现包容性的绿色增长同时,还要确保社会当中最脆弱的群体也能够从经济发展当中获益。

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马赫什·库马尔·马斯基(Mahesh Kumar Maskey)在演讲中说,中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这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有积极的表率作用,尼泊尔可以借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波兰驻华公使鲍莱克(Boleslaw Kosciukiewicz)代表大使发言时说:1990年以来,波兰经济得到强劲的发展,尽管如此,波兰和欧洲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属于落后水平,波兰的人均能源消费比欧洲其他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低30%,人均电力消费是OECD国家的50%左右;波兰政府当前非常重要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快速追赶上老牌国家;波兰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一方面要寻求经济增长,增加能源消费,另外一方面又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是非常困难的过程;面对挑战,波兰也正在积极努力,到2020年,波兰将可再生能源占到能源结构总比例当中从7%提升到15%2014年将开通首条液化天然气的管道,未来还将大力开发一些非传统的天然气资源;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波兰来跨越式的发展可持续和低碳经济;当前,波兰正在积极与秘鲁、法国一起讨论合作,也愿意与其他国家合作,共同确保2015年达成全球削减排放温室气体框架公约。

芬兰驻华公使高宝兰(Paula Parviainen)在圆桌会议上阐述了环境保护对于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要性。他表示芬兰和中国已经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两国专家共同研究能源生产和分配方式,建筑和交通领域的技术应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能效提升等措施来帮助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

    大会主席团与特邀贵宾圆桌会议上,中、外方代表共同围绕“全球绿色竞争力:国家与企业”深入讨论,出席嘉宾包括等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家代表,就“世界政策与行动、企业绿色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

各主题论坛由全球立法者组织副秘书长唐瑞(Terry Townshend)主持,内容涉及:新型城镇化与绿色建筑业发展,清洁空气技术与大气污染治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煤炭、天然气与石油化工业绿色发展,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水处理等议题。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车书剑在论坛演讲中指出,实现中国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充分发挥城镇的生态潜力,增加内在动力,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要把城市管网、供水、电力、电信等管线基础设施规则和建设好,不能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城镇化还要优先考虑城市承载问题,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等,都要放在总体规划上进行统筹考虑。

加拿大国家环境署托比亚斯.施耐德(Tobias Gebhardt Schneider)主任在演讲中重点提出政府制度创新,特别是需要制订适应需求的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促使国家和社会经济向绿色转型发展。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指出,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已经达到了36.2亿吨标准煤,占世界能耗总量21.3%,其中工业能耗占了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的73%。国家针对节能环保进行重点支持产业布局,工信部正在组织开展工业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废水循环利用等关键成套设备和装备的产业化示范,组织和实施一批示范工程,同时还实施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高效节能家电等产品和技术市场推广的鼓励政策;加快推动相关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畴,以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

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巡视员关锐捷在论坛中就中国如何发展可持续农业,提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适当的时候开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税,设立农业生态专项资金,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检测制度和检测评价等观点;他同时指出:中国目前荒漠化的土地面积262万平方公里,沙化是17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27.3%18%,每年因为荒漠化造成的损失高达540亿人民币。

29日下午国际节能环保协会(IEEPA)联合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SPA)、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ICCAW)共同主办了“世界动物福利论坛”,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中国首席代表赵中华主持研讨了“动物福利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动物福利与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福利养殖与环境保护、动物福利与生态保护”四大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共生变得越来越重要,动物福利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焦点之一。动物福利不是给动物额外的待遇,而是满足动物的基本需求,例如免于饥渴,免于疾病,免于伤害。中国的动物福利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动物福利的概念和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亚太区外事总监尼古拉·贝农(Nicola Beynon)在论坛发言时说:“以农场动物为例,其数量约占全球动物总量的2/3,但目前农场动物福利的重要性还没有在全球得到正式认可。动物福利不仅与动物息息相关,它的好坏也与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保护、气候变化、消除贫困、灾害防御等密切相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作为动物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健康也是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本届大会举办“世界动物福利论坛”,旨在让公众、企业和政府了解动物福利与人类面临的全球重大挑战的关系以及动物福利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9日晚,在圆满完成大会各项预定议程后,组委会召开了闭幕式酒会,国际节能环保协会秘书长李军洋代表主办方致辞,他提出“希望通过本届大会的组织召开,各方可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采取行动,开创全球生态、环保、低碳领域合作的新局面,实现世界环境与经济的整体性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未来谋福祉”,与各位嘉宾、代表相约第七届世界环保大会。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