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本刊特稿
无惧挑战,从“新”开始

中国经济在过去一年交上了一份亮丽的答卷,再度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坚定底气、强大韧性、澎湃动能和光明前景。

2024-04-24 15:43
氢能产业“助燃”经济新活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加快发展氢能产业,以前...

2024-03-11 16:17
李连成:加快乡村振兴是农民最大的期盼

“这几年来,农民得到了太多好处。河南是农业大省,西辛庄的故事就是河南农村的故事,也就是中国的故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说。

2024-03-09 12:32
青年与大湾区共成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五年来,无数青年活跃其中,奉献着活力与激情。同时,大湾区也为青年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2024年全国两会为这场“双向奔赴”描绘出一个愈加光明的前景。

2024-03-20 14:39
促两岸融合 携手向未来

“融合”是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口中的热词,也是他们一直以来履职的重要关注点。

2024-03-20 14:43
何为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外在表现是“新”,核心内涵在于“高质”。其快速发展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征,也是有别于前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体现。

2024-03-29 15:14
当AI遇见机器人

想象一下,在不远的未来,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融入人类社会,这将对所有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2024-04-24 15:02
开启中外文化交流的钥匙

澳大利亚的书法家王鹤与书画家邓学英将富有中国韵味的书法和书画带到海外,以此搭起中外友谊的文化桥。

2024-04-24 14:47
京津冀共绘文教“同心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初见成效;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河北共享;三地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一幅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壮美画卷...

2024-04-24 12:24
雄安新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探索

未来,更多的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将在雄安落地生根,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

2024-04-24 12:22
三地文化协同 共奏华彩乐章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三地文化宛如一棵参天大树,根脉紧密相连,枝叶繁茂多彩。

2024-04-24 12:19
殷墟:三千年文脉启新篇

殷墟博物馆新馆在厘清商文明发展脉络,展示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同时,更阐释着商文明的世界意义。

2024-04-24 12:16
宋朝古都IP促文旅消费复苏

随着旅游市场再次迎来“开门红”,全国人大代表王爽对文旅市场消费复苏潜力信心满满。

2024-04-24 12:13
大湾区五周年:立足新定位,迎接新机遇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

2024-04-02 15:12
+ 更多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