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持续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力量。让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探寻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打好蓝天保卫战:
2024年,煤炭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56.8%下降到53.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15.9%提高至19.8%;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的59.2%;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均超1200万辆,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占全球一半以上;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降到29.3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稳定达标。
全国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打好碧水保卫战:
2024年,中国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次超过9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83.7%,提前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水质稳定保持在II类。
打好净土保卫战:
“十四五”以来,中国新增完成行政村环境整治6.7万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
自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洋垃圾”禁令,如期实现了在2020年底固体废物进口清零的目标。
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成效显著:
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1/4。
截至目前,共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保护修复面积超830万公顷;整治修复海岸线约1780公里、滨海湿地约5.3万公顷;红树林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开展矿区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治理废弃矿山超35万公顷。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培育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6400多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90余个绿色工业园区;
近年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6.8%,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作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出口国和投资国,过去10年间,中国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超60%和80%;
中国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开展近百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累计实施300多期能力建设培训,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万余人次的培训员额;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1770亿元人民币。
(数据综合新华网、人民网等整理报道)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