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指出,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不仅使AI行业深受震撼,也让世界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进而带动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
2025年2月26日,在安徽省阜阳市行政复议服务中心接待大厅,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当事人使用DeepSeek查询行政复议相关法律知识
人工智能对经济的提振作用究竟有多大?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在全球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与其他国家发展模式和理念有何不同?中外之间在此领域应当从哪些方面加强合作?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四维时代科技创始人崔岩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他非常看好人工智能产业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认为在算法研发等方面,全球应当互学互鉴。中国科技公司做到了真正的“开源”,这引领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包容的科研模式。
中国深耕市场需求
从国内来看,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比国外更加多元且活跃。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首次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其列为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之一。据《2024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AI市场规模已突破4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预计2025年将逼近5000亿元。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规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纷纷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同与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HKGAI V1是中国首个基于DeepSeek进行全参数微调、持续训练产生的大模型。图为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主任郭毅可介绍相关内容
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报告认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分化,美国聚焦技术创新,欧洲强调规范制定,中国深耕市场需求。“中国的人工智能不能说是遥遥领先,但的确在国内的应用要比国外更加活跃,不光在产业领域,还有文化领域,包括在政府侧,它的应用场景是特别多的。”崔岩表示,“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企业创新,一定要与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深入结合。”
“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层出不穷,传统产业升级改造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崔岩深有感触地说,以DeepSeek为主的低成本部署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对产业创新来说,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崔岩的团队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人工智能三维数字化建设。2024年,他们运用数字孪生技术,累计为16个省市的将近1万多个地上文物进行了数字采集和还原,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他们还将人工智能技术拓展到数字化展示、公共安全维护等多个领域。“AI就像翅膀,各行各业与AI结合都可以得到如虎添翼的效果。”
“开源”还是“闭源”
在全球舞台上,“开源”还是“闭源”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议题。在不久前法国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国际专家对DeepSeek的开源策略给予积极评价。他们认为,开放模式真正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普惠发展,DeepSeek的开源策略更具道义优势。“这些观点表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提升,其发展模式也越来越获得国际业界的认可。”中国政法大学数据法治研究院教授、联合国人工智能高级别咨询机构专家张凌寒说。
“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旨在‘弥合科技鸿沟,避免科技创新成为富国和富人的游戏’。”3月4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娄勤俭指出,DeepSeek的崛起不仅代表中国在AI领域的突破,更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创新包容性:通过开源共享降低技术门槛,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
在崔岩看来,DeepSeek真正做到了“开源”,引领了一种全新的科研方式和生态。“算法方面一定要兼容并包,做到开源。OpenAI,顾名思义,强调‘open’,但是其实他们在两年前就闭源了,而埃隆·马斯克也曾表示,OpenAI的闭源行为并不可取。”崔岩强调一定要加强国际合作,他的团队跟欧美一些高校之间的交流非常密切,“应该加强各国学术界合作,聚焦科研,而非被政治干预。”但同时,他也指出应做好开源和闭源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在算法和研发层面兼容并包,多与国际接轨、交流和互动;另一方面对GIS等国家安全数据、人脸识别等个人隐私数据等信息则应加强保护,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全球技术协作。
在Manus刷屏后,许多人赋予它成为“第二个DeepSeek”的期待,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还需进一步观察其发展态势。”但是大家一致认为,作为“中国智造”,Manus未来的发展也应该是“普惠的”“开放的”。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