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 融合发展”为主题,两岸科技产业界相关人士、企业家及台商代表近500人齐聚一堂,聚焦深化京台经贸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助力台商台企融入大陆高质量发展。
优势互补
郭金龙表示,当前,大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正加速推进,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台湾在半导体、精密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领先技术和产业优势。“希望两岸企业家紧紧抓住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机遇,深化两岸融合发展。”郭金龙说。
“两岸科技发展各有优势,完全可以取长补短,互利共赢。”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潘贤掌表示,大陆在引领全球科技革命浪潮、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为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提供更强大动力,为广大台胞台企扎根大陆发展开辟更广阔空间。“我们将推出更有力的举措,加强两岸创新资源统筹,激发台商台企特别是台湾青年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帮助广大台商台企更好分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潘贤掌说。
“创新是两岸经济未来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两岸在科技领域各有所长,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发展。”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理事长刘兆玄介绍,两岸企业家峰会致力于为两岸工商界人士打造一个交流、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两岸企业合作、产业融合发展。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认为,京台交流合作具有非常好的基础,多年来交流交往不断深入,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他鼓励台商积极把握大陆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机遇,更好地融入大陆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为自身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动力。
本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姚期智围绕《人工智能:合作共赢的催化剂》,台湾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特聘教授卢希鹏围绕《A1产业发展趋势与两岸合作:小项目,大目标》分别作主题演讲。卢希鹏认为,两岸科技产业交流合作应做到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2024年9月19-21日,第27届京台科技论坛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第27届京台科技论坛活动以“科技与时尚的完美交融”为主题,通过市隐、赴桂、破界、共融四个部分,展示了戏曲机器人、AI数字人、仿生机器人等高科技元素
共寻新机
郭金龙表示,当前,大陆正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两岸企业家应该携起手来,打造两岸共同市场,壮大中华民族经济。
为助力台胞台企更好分享大陆高质量发展新机遇,本届论坛期间举办了数字能源、金融科技、医疗大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等4场平行论坛,以及青年、女性、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分论坛活动。与会人士围绕相关话题开展研讨,并进行相关领域的项目签约。同时,结合京台两地经济科技产业合作热点,举办两岸科技产品发布汇、两岸科技创新中心主题展、两岸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首期企业高管研修班、北京科技园区推介会和北京科技文化参访活动共5场专题活动。
“举办两岸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首期企业高管研修班,是本次论坛的一项创新举措。期待通过政策解读、企业交流、实地调研等具体务实的工作,促进企业学员与政策主管间的深度交流,挖掘合作潜力,并为峰会未来举办类似活动开辟新途径。”刘兆玄说,当前大陆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格局和机遇,台商台企需密切关注大陆经济社会政策和潜在商机,强化产业链韧性,致力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互利共赢。
海峡两岸(武汉)车辆技术创新联盟会长陈宏钦表示,大陆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这为台商台企带来了新机遇,可以与大陆更好地进行对接合作,共同打造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台湾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大陆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拓展海外市场。两岸加强合作,将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更好发展。”陈宏钦说。
“我们主要从政策、市场、资本等方面为台湾和海外高精尖人才及技术项目在大陆落地发展提供协助。目前已经引进半导体、生物医疗、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企业落地北京投资生产、拓展市场。”台湾青年、海峡之星产业加速器总经理许雨婕表示,台湾的技术、供应链体系相对比较成熟,可以和大陆的广阔市场进行联结,两岸在科技领域携手,进一步深化产业合作。
成果显著
京台科技论坛是两岸工商科技界共同培育和打造的交流合作平台,是两岸举办时间最长、持续时间最久的交流活动之一。2023年论坛期间,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揭牌,落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年论坛期间举行了两岸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并发布了10余项政策措施,从科技研发、金融支持、产业升级、人才引进等方面支持台商台企在北京发展。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介绍,京台科技和经贸交流已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在北京登记注册的台资企业累计超过3400家,近5年两地货物贸易总额累计超过70亿美元。
“北京正在着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高标准做好台商台企服务,落实落细各项惠台政策措施,支持台胞追梦、筑梦、圆梦。”司马红说,期待京台两地携手并进、同向而行,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我们是第一批入驻两岸科技创新中心的企业,主要产品是特用化学品以及光刻胶,公司自主研发的一些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北京至毅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棋铭介绍,“在台湾,我们已经有30多年的研发经验。我们有技术、大陆有市场,两岸科技创新合作是双赢的结果,期待今后在人工智能、自动化、先进制造等领域加强合作。”
在大陆创业的台湾青年刘育新是第一次参加京台科技论坛,感受到两岸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成果,也发现一些台商台青发展的新机遇。他说:“论坛为两岸科技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让我看到两岸交流互动由来已久,在很多领域已实现紧密的共同发展。北京是全球科技基础最雄厚、创新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而且北京也出台了很多惠台政策措施,台青来这发展会有很多机遇。”
潘贤掌表示,大陆经济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不断积累,经济发展持续展现光明前景。大陆新产业、新领域、新赛道能够为台商台企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强劲发展动力。未来,将持续支持京台融合发展,鼓励台胞来京就业、创业、兴业。
汪灵犀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