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2023-03-10 16:10:00 【关闭】 【打印】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传播大数据平台搜集了来自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家海外媒体、76个语种的新闻报道数据,展开了一幅世界关注两会的词云图。在词云图上,人们看到“发展”是最热词,涉及“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平稳健康发展”等发展要求,以及“发展模式转型”“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发展方向和领域,折射出世界对中国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信心。随着两会新闻发布会的进行,国际舆论关注点也发生了实时变化:外媒对“中国经济”的关注,关联到了“稳”这个词,世界期待中国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方案。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国际传播大数据平台创建的两会词云图

  对此,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彦辞先生(Jens Eskelund)表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预期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我们要看到这个数字背后的意义。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能够确保这样的增长率,这对于全世界都是意义重大的。” 

  绿色产业链驱动集群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始终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市顺义区经信局党组成员、区制造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董浩告诉本刊记者,顺义正是依托首都机场空港优势,坚持制度创新,加速推进“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已发展成为北京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北京市顺义区双河大街北,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绿色智能工厂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中。700余亩的土地上,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基本完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预计2023年底竣工后,这里将成为理想汽车生产纯电动汽车的绿色智能工厂。 

   

  理想汽车整车在线尺寸测量 

  作为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点布局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项目之一,理想汽车绿色智能工厂将在全市汽车产能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助力北京市实现由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产能调整优化。同时,也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加快实现,支撑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不仅是汽车产业,众多科技创新要素正在向顺义加速集聚,促进重点产业集群式发展,融入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董浩说。 

  “我们公司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完全吻合,”浩瀚海慈循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Suchan Rafael Heinrich介绍道。浩瀚海慈是一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Verband Deutscher Hidden Champions,VDHC),也是新入驻北京中德产业园的重点企业。该企业总部位于德国西北部的工业重镇杜塞尔多夫,主要从事金属循环再生、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循环再利用等业务。目前,公司已签约落地中国,在位于北京顺义的中德产业园内建立循环经济B2B数字交易平台,将德国工程技术和市场知识引入中国。他表示:“未来,我们将与‘中德双碳联合创新中心’一起,推动两国企业在‘双碳’领域的技术交流和成果孵化,以创新技术引领绿色制造。” 

   

  浩瀚海慈公司董事长Suchan Rafael Heinrich(左一)与中方管理团队在中德“双碳”联合创新中心合影 

  创新协同激发增长新动能 

  “这只是中德产业合作的一个缩影。”董浩介绍说,位于顺义的北京中德产业园(Beijing China-Germany Industrial Park)是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迄今已集聚博世、Ameco等90家德资企业,其中包括27家隐形冠军企业,德籍高管和工程师团队达120余人,总投资45亿欧元,全年工业产值规模350亿元人民币,形成德企集聚发展良好态势。 

  为了吸引德国企业赴华发展,产业园建立了“一中一外”运营管理机制,在国内设立管委会,在德国的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和科隆设立海外办事处,服务两国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往来。同时,产业园与德国TechQuartier科创中心等机构合作,在中德产业界打造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对接创新资源,实现两国经济技术的共赢发展。 

  受益的还有德国威乐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优质水泵及水泵系统供应商,威乐集团1995年进入中国,2000年落户顺义,历经20余年的发展,在华业务一直保持稳步增长。“2021年,威乐中国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一跃成为其在德国本土以外全球第二大单一市场。”威乐集团OEM业务支持与发展部负责人燕朋(Yann Passard)介绍道:“随着中国市场的占比不断提升,集团也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的业务拓展。未来5年,威乐集团计划新增1亿元用于中德产业园工厂的建设,进一步释放产能,实现持续性增长。” 

   

  威乐集团OEM业务支持与发展部负责人燕朋(Yann Passard)(左一)进行产品介绍

  “北京的政策和资源优势,以及中德产业园全链条式的服务为入驻的德企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这有利于维护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稳定,并推进园区内企业间的广泛合作。”董浩表示,产业园推动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节能环保等领域开放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典型应用提供了专项政策支持,激发中德合作增长新动能。 

  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3年新年伊始,北京中德产业园招商团队赴德国开展商务考察交流,实地走访了8家协会、机构、产业集群及创新平台,探访区内德企总部,回访落地产业项目所在的德国公司,并走访了园区内“出海”企业的德国项目。“这次出海收获颇丰,20余家德企表示将组团考察产业园, 5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表达了合作意愿,”董浩说。 

  通过海外办事处的链接,北京中德产业园与德国柏林、汉堡、法兰克福、杜伊斯堡、波恩、科隆等地实现了双向交流。产业园先后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等50余家德国机构,戴姆勒、宝马、博世等80余家德企开展了会谈交流。此外,顺义区还举办了2022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中德葡萄酒文化节等各类活动20余场,并亮相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汉诺威商用车展和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等10余场在德活动。这样高密度的交流互访,不仅深化了中德产业及工商界合作与交流,持续扩大了产业园在德国工商界的影响力,同时坚定了30余家欧洲企业赴产业园发展的信心。 

  “我们正在策划举办2023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集聚中德两国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发布产业研究成果,探索中德产业联合创新发展路径;同时增加文化活动,以及德企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展示展览,展现对德、对欧的合作成果。”董浩介绍说,中德制造小镇、中德低碳智慧园区也在积极建设中,为入驻园区的外籍人士打造国际化的生产生活配套。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北京中德产业园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