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本刊特稿

中国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2023-03-07 15:49:00 【关闭】 【打印】

  经历了三年的沉寂后,2023年中国电影终于迎来复苏时刻。在创造了“最牛春节档”的同时,中国电影也集体亮相第73届柏林电影节,角逐主竞赛单元及多个子单元。

  2023年1月22日,上海,众多影迷来到电影院观影。国产片受欢迎票房火爆,影厅热闹人气回归 

  中国电影的新表达 

  随着《满江红》《流浪地球2》《熊出没·伴我“熊芯”》《无名》《深海》《交换人生》等6部影片的集体爆发,2023年开年掀起了观影热潮。

  公元1147年,岳飞死后的第五年,秦桧秘密前往边境与金国使者见面,在会谈的前一天,金国礼仪官在深夜被刺杀,谁是杀手?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几个演技精湛的喜剧演员,情节在密室中层层反转,每一次以为接近真相时都会发现真相还未浮现……张艺谋的《满江红》从独特的视角切入,让悬疑与喜剧、浪漫主义和民族情怀推动着剧情的张力,成为众多观影者的首选;

  而曾经戏称自己“小众”的科幻迷们,又迎来一次狂欢:当连通宇宙的太空电梯与直耸入云的行星发动机震撼登场,以刘慈欣扎实的原著为基础,再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流浪地球2》为无数观众带来了惊喜与自豪—中国科幻电影在继续追求新的尝试与突破,探索发展更多可能;

  导演田晓鹏继《大圣归来》之后又耗时7年打造的一部现代题材动画《深海》,则代表着当前中国动画最高水准,单是主创们耗时两年多研发的“粒子水墨”技术,就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和主流三维技术更好地结合,营造了引发无数观众赞叹的“银幕奇观”……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18时,中国电影2023年1月份总票房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创历年来1月份票房最高记录。这样的成绩不仅让中国观众在假期有了更多欢乐,也让在低谷徘徊良久的中国电影人重拾信心,大踏步地向前进。

  对此,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2023年春节档的表现总体上符合预期,在一些方面也超出了预期。”饶曙光谈到,多类型电影满足了观众的观影需求,也给市场带来了复苏的底气。

  从剧情到科技,中国电影创作质量的提升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在自带流量的众多电影中毫不逊色的《无名》和《深海》,也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对新的表达方式的探索。

  程耳导演的作品一向特色鲜明,几年前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口碑就呈现两极分化,此次他历经7年时间打磨的电影《无名》个人特色依然强烈,以独特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大时代里的小事件,拓展了谍战片创作的类型空间,对主流话语的影像表达形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人们通常在线性叙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故事情节,但该片挑战观众观影习惯,全篇采用非线性叙事手法,以打破时间线索的方式来重组历史时空中的重要段落,使得整部影片更具有悬疑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开阔的思考空间。《无名》能够在春节档期以小众姿态进入大众市场,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包容的受益者。

  《深海》同样是一部很有个性的作品。与《大圣归来》不同,这部作品跳出中国动画擅长的传统题材,转而关注现代社会中一些小众人群的故事,在动画片中涉及到抑郁症、孤独症等现代都市病。

  导演田晓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次比较任性的创作,片中有些地方用了比较主观的表达方式,是一个很实验的作品。但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目前票房已近8亿元人民币,充分显示出当下中国电影的多元发展。正如田晓鹏所说,在《大圣归来》中所做的尝试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让《深海》这样一个更大胆的作品能够面世。


  2023年2月16日,德国柏林,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成员杜琪峰、弗兰辛·梅思勒、格什菲·法拉哈尼出席 

  中国电影的新时代 

  与开年票房的大爆相比,2023年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则是从另一个维度对中国电影人的肯定。

  柏林国际电影节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人的一片福地,早在1988年张艺谋就凭借电影《红高粱》捧回金熊,2007年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2017年刁亦男的《白日焰火》亦摘得桂冠,2019年更是曾经有过中国演员包揽影帝影后的辉煌。今年则不仅有《白塔之光》入围主竞赛单元,同时奇遇单元、扩展单元、全景单元、儿童单元、青年单元、短片单元、特别展映单元、剧集展映单元都有中国电影人的身影。这种全面开花的情景不仅证明了国际电影业内对中国电影的认可,也证明了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均衡的发展。

  与此同时,从开年的电影排片表里,我们也看到中国电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张艺谋为首的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群体,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塑造了中国电影在世界舞台上的辉煌,今天依然能够雄踞电影票房榜前列不得不说是一个传奇;而程耳、郭帆、田晓鹏等几位都是四十岁出头的导演,他们既是中国电影的现在,也代表着中国电影的未来。他们经历过中国电影产业的低迷,更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他们不仅要承接中国电影过去的历史积淀,更要以自己的努力在不同领域为中国电影开拓未来。这条路上鲜花与荆棘同在,既有在国际电影节和票房排行榜上的风光,也有许多技术壁垒和观念壁垒要突破。

  《流浪地球2》在北美同步上映后,好评颇多,烂番茄专业推荐度80%,好评率高达94%,差评率只有6%!IMDb平台给出了8.0分,是十多年来口碑最好的华语片之一。《奥斯汀纪事报》认为:“影片将极繁主义、宿命论和二元人物刻画的结合在一起,使这部电影成为令人愉快的系列电影之一。”而许多网友也发布了诸如“虽然将近3个小时的片长不利于保持势头,但《流浪地球2》比前一部有了明显的进步,在煽情和感伤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我被这部电影给冲击到了,第一部就很好了,但第二部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等评价。而这个充满中国色彩的“小破球”也破天荒地引起了《纽约时报》的关注。

  电影是文化产品,跨国上映则是再正常不过的文化交流,就如好莱坞大片多少年来在中国的上映,让国人借电影了解西方文化。每一种文化的诞生都自有其土壤,包容并蓄、求同存异正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

  从市场到艺术,从春节档到柏林电影节,中国电影呈现出的活力给人们增加了更多的期待。

 

  2023年1月22日,北京,长春桥英嘉国际影城,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2》农历春节档电影海报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