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期间,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一线、工程现场、餐饮、零售、旅游……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车间里的生产线马力全开,按时完成交付新年订单;满载着“爆款”年货的中欧班列,将浓浓年味儿源源不断送出国门;深中通道东人工岛施工现场吊车林立,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旅游市场加速回暖,烟火气足、人气更足……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展现出十足的发展活力与动力。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2023年1月26日大年初五,深中通道项目深圳侧的东人工岛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2023年是深中通道土建主体工程收官之年。为此,今年春节期间深中通道项目关键工序“不打烊”,1300多名建设者在海上过新年,全力推进中山大桥路面铺设、沉管隧道管节预制及人工岛施工等关键项目。“我和同事们就想专心把手头的活干完,让深中通道又好又快地建成通车,成为更多人的回家团圆路。”深中通道项目工程师卢佳成说。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另一侧,江门与珠海之间广阔的黄茅海水域上,超200米高的大桥主塔拔地而起,正在为早日封顶做最后冲刺。“在工地过个暖心年。”据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现场负责人介绍,由于工期紧张,黄茅海项目建设者春节期间依旧坚守岗位。“今年留守作业人员有将近400人,管理人员有40余人,为了让大家留守过年不孤单,公司组织了文体活动和团年聚餐,并发放了慰问品。”同时,项目部对各工点施工任务进行了周密安排,确保现场施工安全。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设现场,伶仃洋大桥首片钢箱梁完成吊装
在位于佛山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施工现场,随着一节节钢管被吊机送下工作井,工程A2标狭长的输水隧洞内,钢管与钢管相接之处,各类智能装备飞速运转。建设者们手中的电焊机不停“闪烁”,让地下60米的空间亮如白昼。该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供水,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和战略支撑。
在珠海横琴,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城市综合体之一的横琴科学城项目建设现场,近百名建设者坚守岗位;在落马洲河套地区,香港科学园深圳分园通过竣工验收,未来深港“联合政策包”、大湾区创科飞跃学院、“大湾区创科快线”将在此落地实施……一个个大平台大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现场,鞭炮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相呼应,年味与干劲同时迸发,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订单生产运输“加速跑”
春节假期期间,一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手握大量订单,生产忙、不停工。在深圳,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设备24小时运转,技术工人两班倒赶生产;在东莞,早在大年初三,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200多名员工已“全副武装”开展测试;在广州,集成电路企业井然有序地完成来自五湖四海的订单……企业生产一线的员工们,紧张并忙碌着。
“我已经在粤芯工作4年了,这里的工作环境很好,有一种朝阳产业的发展氛围。”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芯”)的“95后”员工李培铭说。粤芯是一家集成电路领域的年轻企业,如今已成为广东省本土自主创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大湾区首家且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芯片制造企业。2022年8月,粤芯三期项目正式启动。今年春节期间,该公司近500名员工留守岗位。粤芯厂务资深总监杨洪表示:“公司提前安排了包饺子、看春晚等活动,给在岗员工派发新年红包,让留粤过年的员工感受浓浓的新春氛围。”
忙碌着的还有中欧班列。1月22日大年初一,两趟中欧班列满载着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生产的多种商品,接连从广州出发,将浓浓年味儿送出国门。
在广州国际港站,一列满载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生产的路由器、LED灯具、服装鞋靴等多种商品的X8426次货运列车,在初一凌晨响起汽笛、整装出发,这也是广东农历新年发运的首列中欧班列。在增城西站,满载着日用电器、纺织服饰等商品的中欧班列也于大年初一启程,前往莫斯科。根据计划安排,春节期间,广州车站海关预计将监管发运5列中欧班列,货重超3000吨;增城西站预计共有7列国际班列出发前往欧洲、老挝等地。
“随着铁路‘快速通关’等改革举措落地,更高的通关效率和更低的物流成本,让我们感受到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我们对新一年班列的顺利运行充满信心。”广州市综合交通枢纽有限公司国际班列业务负责人说。据介绍,广州海关监管开行进出口中欧班列数量从2016年的13列增长至2022年的339列,目前已达到“11出4进”15条常规固定线路,为200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国际物流通道。
旅游消费市场“开门红”
春节期间粤港澳大湾区餐饮、零售、旅游市场也在明显回暖。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统计数字显示:1月21-26日入境香港人数超过54万,香港多个景点迎来新春“开门红”。
去香港迪士尼乐园和穿着传统春节服装的玲娜贝儿互动合影;坐山顶缆车到太平山顶饱览“东方之珠”的绚烂夜景;到沙田车公庙祭拜祈福,祈求新年吉利……香港热门景点人声鼎沸,喜庆热闹。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农历新年期间团拜和春茗“相当畅旺”,他预计香港本地餐饮业1月生意总额会超过100亿港元,接近疫情前的九成。
前两年由于受疫情影响,香港年宵花市规模受到削减甚至一度取消。今年的年宵花市于1月16-22日在全港15个地点举办,共设922个湿货摊位销售年花。据统计,一连7日营业的15个年宵市场,共录得超过114万人次到访。其中在维园年宵市场,除夕单日有超过10万人次到访。
1月24日,由香港赛马会举行的“农历新年赛马日”活动在沙田马场举行。一匹匹良驹在绿茵上驰骋,看台上人山人海,掌声、欢呼声连成一片。据统计,当日的11场赛事共吸引了超过8万名观众入场,入场人数创3年来新高。
澳门新春假期同样客似云来。据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除夕至大年初二3天共录得入境旅客15.4万人次,较2022年同期大幅增加216.9%。其中1月23日大年初二入境旅客达7.1万人次,1月24日大年初三入境旅客突破9万人次,再创疫情以来新高。
各个旅游景点游人如织,生意畅旺。有连锁手信店主形容近日生意“好得滞”,即使早在新年前两个月开始备大量货,为2022年同期的一倍,但仍“唔够卖”,部分货架空空如也。在澳门经营餐厅的杨先生表示,近日生意大旺,虽然大年初一至初三有额外加收约15%的服务费,等候用餐的时间也20分钟起跳,但仍有不少人在店外轮候。单是大年初三的营业额,已是平日的4倍半以上。他说,该店营业额已基本回到疫情前水平,“好开心,希望一路长旺。”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