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坚持深耕与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飞跃

2024-06-03 17:17:00 【关闭】 【打印】

  新质生产力形成是以科技创新为起点,以改造传统产业和培育新产业为路径,推动生产力发生质态跃升的过程。上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重新定义传统产业和开辟产业新赛道,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创造多个第一,甚至唯一,推动生产力全面加速提质升级,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新飞跃。     

  科技创新深耕赋能,传统产业焕发生机 

  上海企业用数字技术和绿色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模式在材料、核电、船舶、港口机械、电力电子等产业不断涌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对传统产业的再定义和再塑造,效率和效益实现大幅提升。这些成效是数十年扎根产业深耕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科技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长期不懈的投入、积累和迭代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上海新质生产力形成背后有很多“十年磨一剑”的故事,上海光源于20041225日开工建设,200956日正式对用户开放,历经20年时间才见成效;宝钢冷轧部门数智化改造建设过程经历10年;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交付运营前历时八年科研攻关和五年设计建造;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以“改进过去、攻关当下、研发未来”为理念,持续布局科技创新,每年都有重大的技术创新突破。上海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做精传统产业,通过厚积薄发,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机遇,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科创资源集聚融合,新兴和未来产业爆发式发展 

  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技术群体突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特征。新兴和未来产业培育需要更高能级创新和生产要素在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上的重新组织和再组合,培育具有资源多样性和主体联动性的创新生态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性条件。上海在原有科教资源丰富和工业基础良好的优势上,通过三个层面的“聚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在宏观层面,上海集成“五大中心”的功能定位,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之间相互赋能,实现协同效应。例如,上海凭借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围绕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体系,上海“专精特新”专板、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沪科专贷”“沪科专贴”再贷款、再贴现以及生物医药人体临床试验责任保险试点等创新性特色政策为上海科创企业提供资金保障。 

  在中观层面,上海通过建设大零号湾、模速空间、械谷、爱仕达智能谷、长兴科技岛等高质量孵化器或专业园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在交融和碰撞中孕育新生机。大零号湾以创新策源为功能定位,汇聚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10多所科研院所,以及近200家国家级、市级研发机构,并形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政府之间紧密合作机制,培育了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估值亿元以上企业达137家,估值超10亿元企业达43家,涌现了节卡机器人等全球知名协作机器人品牌。上海械谷依托瑞金国家医学创新中心,探索“医学+工业”“医院+工厂”“医生+工程师”的“医工协同”模式,打通“技术更新—技术落地—技术迭代”路径,孕育出质子治疗系统等“从01”的突破性创新。“模速空间”通过搭建算力调度平台、开放数据平台、评测服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和综合服务平台,集聚整条产业链从底层技术、应用研发、场景设计、算力支持和产品营销等上不同环节的企业,串珠成链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生态。 

  在微观层面,上海通过建设高端平台汇聚全球顶尖人才,为向世界科技前沿迈进蓄势聚力。大科学时代原创性突破离不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建设的李政道研究所实验室天体物理实验平台、拓扑材料研究实验平台、大规模科学计算平台,以及上海光源等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全球前沿科技研究提供服务。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平台促进了全球高水平科技人才在上海开展研究和交流合作,也为吸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在沪落地提供优势。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未来上海可以在已有优势基础上,坚持在科技创新上深耕与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提供不竭动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6G、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合成生物学、人形机器人等基础和前沿领域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创新全链条的体系化布局,为取得未来产业领先优势奠定科技基础。二是完善对长周期、高风险、高价值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奖励政策,激励科研人员围绕重大关键问题开展长期研究,引导和培育形成更多“投早投小投硬”的耐心资本。三是创建更多能够汇聚优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链前后端和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平台和载体,完善优化各类主体融通创新机制,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构建支撑有力的创新发展新生态。 

  作者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10041721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