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牛人——中国畜牧专家在津巴布韦分享中国发展经验

2020-07-03 09:55:00 【关闭】 【打印】

  在中国援非的农业专家队伍里,有一位被大家称为“花甲牛人”的畜牧业专家,有着四十多年丰富的从业经验,他就是李东升。如今,花甲之年的李东升不仅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还将工作的阵地从国内转移到了非洲,穿梭于村庄、牧场、实验室和课堂。 

  2015年和2018年,李东升先后两次参加了中国援津巴布韦第二期和第三期农业合作项目并在项目中屡屡创造传奇。在第二期项目中,他带领团队用中国技术解决了津巴布韦300万人缺粮食的问题。在第三期项目中,他更是一马当先,和团队共同创造了2019年津巴布韦牛奶产量同比增长13.6%的又一个传奇。如今,李东升已在津巴布韦工作了五年。 

  “世界之大,我想去看看,年轻时我就多次申请参加援非项目,如今终于实现了夙愿。通过援非项目发挥余热,了解非洲、帮助非洲、推广中国农业生产模式是我人生的一大乐事。”李东升对《中国与非洲》记者说到。 

李东升(中)指导养牛技术

    

眼见为实

  援助津巴布韦期间,李东升不仅适应了异国他乡的生活,也开始爱上了这片土地。“津巴布韦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是大自然赋予的宜人气候,不仅非常舒适,也很适合农业生产。”但李东升也坦言,“虽然当地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但该国对畜牧类产品的需求仍有很大缺口,以牛奶为例,津巴布韦全国每年的需求量是1.2亿升,但去年的牛奶产量只有7500万升,可见畜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经过调研,李东升发现,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粮食产量的不足导致饲料价格较高。他认为,津巴布韦有大量的天然牧草,所以发展草食性家畜是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此外,该国畜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大型畜牧公司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管理水平,生产水平较高,而广大普通农户由于缺乏相关养殖设备和技术,生产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帮助广大农户提高生产水平是津巴布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李东升培训养牛技术

    

分享经验,共享发展

  “我们第三期农业专家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分享我国的农业技术和经验,为津巴布韦培养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李东升说到。 

  第三期专家组共有10位农业专家,涉及畜牧、兽医、园艺、水产养殖、农业机械和农作物种植等多个领域。为了更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专家组根据不同专家的专业领域,开展了多个示范项目,并由专家们深入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李东升负责的养兔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李东升介绍,通过与津巴布韦农业部以及当地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合作,项目选取了10户农民,为每户提供5只雌兔和1只雄兔,对其进行肉兔养殖技术指导。经过约6个月的养殖期后,每户根据养殖情况,将新繁育出的4-6只仔兔交还给专家组,而后专家组再交给新的农户饲养,以此类推。截至目前,已经有50户农民参与到项目中,专家组最初提供的60只兔子总计繁殖超过2000只,为每户每年创造了200-500美元的收益。 

  “兔子是草食动物,不需要很多精饲料,繁殖也很快,这个示范项目不仅适合津巴布韦的自然条件,而且周期短,能在短期内解决农民的生计,提高生活水平,有效解决农民的粮食安全问题。”李东升介绍,专家组还会经常去农户家里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并组织现场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针对一些特困家庭,专家组还会提供包括兔笼、饲料在内的相关饲养材料,解决农户的实际困难。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是提高当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李东升在专家组以及当地合作伙伴的配合下,为农业技术人员、农民以及农学院的学生提供多次技术培训,参与总人数约450人次。通过课堂教学和现场操作等形式,李东升与学员分享了包括饲养管理以及饲料制作在内的各类中国生产技术。此外,李东升还多次深入津巴布韦各类农场以及养猪场、养牛场、养鸡场,平均每年开展技术服务超过20次。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农户的生产力,经过专家组的申报和中国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第三期农业合作项目已向津巴布韦提供约100万人民币的设备和仪器,包括孵化机、饲料粉碎搅拌混合机、移动式双筒挤奶机等各类农机设备,并指导当地农户如何正确使用。 

  “这些设备有效提高了当地农户的生产力。以奶牛产业为例,通过技术培训和使用农机设备,奶牛头数和产奶量实现逐年稳步上升。”李东升介绍,2015年他作为第二期农业合作专家组专家抵达津巴布韦时,奶牛头数为13367头,牛奶产量5540万升。经过几年的努力,2019年津巴布韦奶牛数量已达17968头,牛奶产量7840万升,同比增长13.6% 

  专家组的工作成果也得到了当地合作伙伴的认可。20178月,李东升和第二期农业合作专家组获得了由津巴布韦土地、农业、水资源、文化和农村重新安置部授予的突出贡献奖。 

李东升(右)介绍移动式双筒挤奶机的使用方法

    

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我们常说,农业生产是7分管理、3分技术。再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果管理跟不上,生产力还是难以发挥。”李东升介绍,专家组经常参与当地的各类农业生产和管理方面的研讨会,并向当地农业官员介绍包括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内的中国农业生产管理制度,希望能给当地农业部门一定的启发。 

  此外,专家组还积极开展调研,为当地农业发展方向建言献策。目前,李东升已撰写关于津巴布韦农业生产调研、金融政策对农业生产影响等多个调研报告,共计约25000字。“我希望我的一些经验和思考能为津巴布韦农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李东升说到。 

  目前,虽然在专家组的共同努力下,津巴布韦农业和畜牧业生产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是短期内难以解决的,例如资金短缺,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农业生产管理粗放等,这些都为专家组进行技术援助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还是要重点支持更需要帮助的小农户,把援助的设备给普通农户使用,再通过传帮带一传十,十传百,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保障项目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切实为当地人民带来福祉。”(图片均由李东升提供)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