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中国畜牧专家张世洪来到了齐税曼叶巴氏村,他像往常一样走进田间查看着玉米的长势。齐税曼叶巴氏村是位于津巴布韦西马绍纳兰省的一个普通村庄,同时它还有另一个身份——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
“示范村项目是我们第三期中国援津巴布韦农业组的一个新模式,在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中国驻津大使馆经商参处指导下,我们经过广泛调研、座谈交流、入户调查及专家论证,最终选定了这里。”张世洪向《中国与非洲》记者介绍,示范村首批实施项目集中在“玉米种植+肉兔养殖”和“玉米种植+土鸡养殖”两个组合项目上,目前已种植玉米近30公顷,肉兔和土鸡养殖项目正在实施中。“我们将依托项目,通过技术引领,产业带动,发展循环经济,最终帮助示范村村民脱贫致富。”张世洪望着即将丰收的玉米地,信心满满。
2020年3月20日,张世洪在齐税曼叶巴氏村和承包户交流玉米种植技术。
张世洪在重庆市涪陵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已达33年,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018年11月8日,张世洪作为中国援津巴布韦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与其他9位不同农业领域的专家踏上了津巴布韦的土地,开始了为期3年的农业合作项目。不过,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到非洲,早在2009年和2013年,他就曾作为畜牧专家赴乌干达和津巴布韦参与过多次中非农业合作项目。
“这是我个人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源于我对非洲的热爱,希望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惠及更多的人。”张世洪说到。
张世洪介绍,专家组现有10名专家,分别来自重庆、贵州、甘肃、湖北、湖南、安徽、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涉及畜牧、兽医、农作、园艺、农机、灌溉和水产等专业。在3年的项目期内,专家组将重点进行各领域的技术试验示范、人员培训以及调研工作。
释放潜力
抵达津巴布韦后,作为畜牧专家的张世洪发现虽然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但这里具备发展畜牧业的天然条件。张世洪介绍,津巴布韦拥有耕地面积为3328万公顷,其中包括大、小型农场近17万个,面积超过600万公顷,是进行饲料生产和牛羊放牧的重要保障。
“不过,当地在技术、设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我们专家组将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挖掘津巴布韦畜牧业发展的潜力。”张世洪说到。
经过深入的调研,张世洪发现并总结出了阻碍当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一,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动物疫病防控以及牲畜良种选育等技术。其二,缺乏畜牧业相关设备和设施。如饲料生产设备的缺乏限制工业饲料生产能力,因此,饲料市场价格高昂,多数农户难以负担,从而导致畜禽生长速度缓慢。其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很多村庄不通公路,缺水缺电问题较为普遍。
2019年11月25日,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启动仪式于齐税曼叶巴氏村举行。
对症下药
“技术培训和示范是有效措施。”在津巴布韦土地、农业、水资源、文化和农村重新安置部的协调配合下,张世洪带领专家组在当地8所农业学院展开技术培训,并深入到田间地头为当地农户进行现场示范。截至目前,专家组就畜牧兽医、玉米水稻种植、蔬菜水果种植以及农机灌溉等多个领域展开培训,参与人数共计2056人次。项目时间尚未过半,专家组培训人数已远超原定900人次的培训计划。
除了专业技术的讲解和示范,专家组还开展了农业合作示范村项目。张世洪介绍,首批实施项目为“玉米种植+肉兔养殖”和“玉米种植+土鸡养殖”两个组合项目,农户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选择,专家组负责全程技术指导。“牲畜粪便可作为农作物肥料,而农副产物又可作为饲料,这种循环经济可以降低肥料和饲料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张世洪说,“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农业合作示范村项目可以让受益的农户再去带动更多的农户,形成一种‘传帮带’的滚动式发展机制。”目前,农业合作示范村项目受益人口已超过2000人次。
“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专家,‘CHINA AID’不仅走进了我们村里,还走进了我们心里。” 示范村农民Mudede Chamunoruia说。
张世洪(左一)与当地农户合影。
针对设备短缺的问题,经过专家组的申报和中国各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批,目前为津巴布韦援助了拖拉机、孵化器、水泵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设备共计112台(套)。设备抵达后,专家组还指导当地技术人员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确保设备顺利投入使用。
然而,由于津巴布韦农村普遍缺电,这直接影响了家禽孵化和灌溉等相关设备的正常使用,严重阻碍了当地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家组将目光投向了太阳能。通过专家组和当地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建成太阳能家禽孵化中心和太阳能泵站,有效突破了产业发展瓶颈。
为了全面了解津巴布韦农业发展,专家组多次展开调研。每位专家根据各自的专业领域,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建议和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完成涉及津巴布韦多行业的深度调研报告8个。我们希望可以为津巴布韦提高农业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促进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张世洪说到。
张世洪在当地农学院授课。
自主发展是关键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作,专家组得到了当地官员和民众的认可,受到包括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在内的多家当地媒体的报道。津巴布韦土地、农业、水资源、文化和农村重新安置部教育培训司司长Moffat Nyamangara,农技推广司司长Wisdom Moffat Gunzvenzve等当地官员也多次称赞专家组的工作。
“虽然目前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所以必须切实帮助当地提升自身发展能力,这也是比传授技术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张世洪表示,只有将“输血”变为“造血”,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当地的农业发展。
张世洪认为,未来津巴布韦仍需从农业政策、农业基础设施以及农业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从而提高生产力和抗灾抗旱能力,提升土地利用率,有效发挥土地生产力。(图片均由张世洪提供)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