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粮食短缺、高通胀、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不少非洲国家产生冲击。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发展成为共同期待。
近年来,中非人民相互支持、守望相助,中非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基础设施合作逐步深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非合作论坛机制等推动下,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推进,进一步增进中非人民福祉,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共促互联互通
在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由中交一公局集团承建的全长56.5公里的公路项目近日竣工。这条新公路将彻底改变沿线村民的出行方式并极大缩短通行时间,结束周边村镇无公路的历史。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非洲国家踊跃参与。截至2021年底,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已有52国以及非盟委员会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
在安哥拉罗安达省维亚纳市,中铁二十局集团安哥拉国际公司总部大楼的陈列室展示着多年来获得的荣誉认证,其中包括安政府授予的“优秀企业”“诚信履约单位”等荣誉。
中铁二十局集团曾承建全长1344公里的本格拉铁路。疫情期间,本格拉铁路让大量物资得以运往安哥拉内陆地区,成为这个非洲国家抗击疫情的“生命线”。安哥拉国际公司董事长朱启辉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国企业给当地带来技术、经验和标准,当地员工学到了技术,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越来越多中非合作项目在非洲大地落地生根。喀麦隆经济学家罗尼·恩根奎说:“‘一带一路’建立在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为非中提供多领域合作机遇,为非洲发展带来巨大贡献。”
中国新发展,非洲新机遇
在不久前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埃塞俄比亚咖啡、卢旺达辣椒、肯尼亚牛油果、赞比亚蜂蜜等众多非洲物产纷纷亮相,受到中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喜爱。
坐落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吉孔多区的卢旺达农民咖啡公司负责人阿伦·鲁塔伊西雷表示,自从参加进博会以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不断增长,并拓展了合作伙伴,逐渐融入国际市场。
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方宣布为非洲农产品输华建立“绿色通道”,旨在进一步促进中非贸易。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非双边贸易额达2542亿美元,同比增长35%。中国已连续13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据统计,中国是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国,近年来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速达11.4%。
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中非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先后宣布对非“十大合作计划”“八大行动”和“九项工程”,以自身发展持续为非洲提供机遇。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主任谢里夫·加利说,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非洲国家有望推进产业创新、技术发展和新工业化进程,共享中国市场机遇。非洲国家可以让更多农产品和能源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全球市场,加快复苏进程。
中国经验启迪包容发展
今年10月,肯尼亚首个中非农业发展与减贫示范村在纳库鲁郡马坦吉提萨村挂牌,成为“‘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在非洲建设的首批示范村之一。纳库鲁郡农业厅厅长奥维诺表示,希望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帮助当地农民增收减贫。
摆脱贫困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中国一直是全球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方还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秉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成立国际民间减贫合作网络,积极筹建全球减贫与发展伙伴联盟,促进减贫经验分享,提升发展的公平性、有效性、包容性。
本月初,中国电建集团在尼日利亚北部卡诺州邦库雷区劳特耶村捐赠了一批太阳能家用照明设备,让全村居民摆脱仅靠炭火或者煤油灯提供照明的处境。这是由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发起的“百企千村”活动之一。未来几年,将有至少100家中国在非企业参与实施至少1000个惠民活动或项目,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认为,对非洲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成就激发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经济进步和包容性发展的更大愿望。
加利认为,中国的脱贫成就史无前例,一些开创性做法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的脱贫攻坚让发展中国家看到,贫困并非不可战胜。”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