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李凯至 · 2021-05-07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津巴布韦;农业专家;中国与非洲 | 打印
| 纠错 |
2018年底,在启程前往津巴布韦前夕,罗登峰来到了父亲的身旁,他为照顾不到已经85岁高龄的父亲感到深深地愧疚。但父亲却对他说:“当年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更无力照顾家庭。没有大家,哪来小家。国家需要的时候,就要挺身而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已不是罗登峰第一次与家人分别。早在2012年,他便前往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参加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在当地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担任园艺教师。
六年后,他遵照父亲嘱托、肩负援助使命,重返非洲,担任中国援津巴布韦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副组长,开展农作物试点示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农业学员等工作。
与他同行的还有9位中国农业专家,专业领域涉及畜牧、水产、兽医、农机、农学、园艺等。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用实际行动提升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
调查研究 因地制宜
津巴布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自然资源禀赋,素有“非洲菜篮子”美誉。“据世界粮农组织数据,2018年津巴布韦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28公顷,而同期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9公顷。”罗登峰说。“以利用潜力来测算,津巴布韦耕地利用潜力保守估计为中国的5倍以上。”
在看到自然资源优势的同时,专家组也了解到了津巴布韦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诸如不少农村地区缺乏电力供应,不少地区存在年年干旱等。罗登峰介绍,津巴布韦每年长达半年多的旱季几乎滴雨不下,并且存在工程性缺水,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非洲朋友们看到示范成果,从而转变农业发展理念、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势在必行。”罗登峰说。
在援助期间,罗登峰多次走访有关机构、企业和农场,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并找准病灶,对症下药。
2019年4月13日,罗登峰在津巴布韦东马省东坡夏娃地区的首都郊区农贸市场调研。(罗登峰提供)
在这其中,帮助津巴布韦柑橘走进中国市场是令罗登峰较为欣慰的一件事情。前期调研时,他着重关注津巴布韦柑橘出口中国的相关政策,深入柑橘企业开展调研,充分了解中津两国生鲜进出口企业关注的问题,并撰写了《津巴布韦柑橘产销情况调研报告》《中国工业国际集团柑橘农场调研报告》等调研报告,用实际行动帮助当地柑橘企业打开通往中国市场的销路。
“这不但推动了当地柑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还加快了津巴布韦柑橘出口中国的进程,为两国经贸合作尽了绵薄之力。”罗登峰说。
两年多来,罗登峰调研了30多个部门和企业,涉及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村社以及农业公共机构等。此外,他独立撰写6篇调研报告,并参与完成6篇研究报告的协助撰写,为津巴布韦农业企业品牌的打造及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中国技术 试点示范
在实地考察并认真研判后,专家组决定将精耕细作、有机农业和周年供应作为突破口,在当地组织开展蔬菜试验示范。“把中国特色农业技术、管理模式,以及解决方案示范给当地农户是我们的责任。” 罗登峰说。“中国用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由此可见,我们的方案是管用的方案,是有益的方案。”
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1月,中国援津巴布韦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蔬菜试验示范基地正式落成。从此,一批批中国的特色农业产品得以在津巴布韦落地生根。当地农业官员和从事农业领域的商家们也多次到基地参观,了解先进的农业设备以及简便、易操作的农业技术。
2019年1月29日,罗登峰调研津巴布韦蔬菜生产企业。(罗登峰提供)
“茄子、苦瓜等许多中国的农作物品种在当地没有种植,因此极具发展的潜力。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有机肥栽种的示范。这不但关系到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还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罗登峰说。
中国农业专家们在当地的试点示范还吸引了当地媒体的竞相报道。津巴布韦电视台记者Sikhangele Ngwenya在蔬菜试验示范基地采访罗登峰时,看到地里各式各样的中国蔬菜,十分好奇且欣喜。“她说这个示范基地她要用一整天来采访,还请我对电视机前的观众发出前来参观的邀请。”罗登峰笑着回忆道。
此后,以蔬菜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罗登峰还牵头筹备玉米种植项目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津巴布韦马绍兰西省芮文巴地区的一个村庄,专家组邀请30户农户,开展玉米种植的示范试点。
2021年3月16日,罗登峰在西马省芮文巴地区的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向津巴布韦西马省前来参观的官员介绍玉米种植项目实施情况。(罗登峰提供)
“玉米是津巴布韦的主食,但小农户既缺乏灌溉设备又不清楚正确的灌溉方法,因此收成比较低。”罗登峰说。“我们帮助他们建设小规模的太阳能提灌设施,教他们使用如小型旋耕机和脱粒机等小型农机具,同时帮助他们组建合作社,从而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
通过专家组和当地农户的共同努力,该村庄的示范效果显著。玉米连续两年获得丰收,示范户玉米产量每公顷达到4-6吨,而非示范户仅有2-3吨;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成功组建,并制定了完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
与此同时,专家组一行还将中国的扶贫模式带到了津巴布韦。“中国脱贫攻坚现已取得全面胜利。为了更好地传授中国扶贫经验,我们在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中国驻津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的大力支持下,精心打造了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罗登峰说。
“送种子、送肥料、送孵化机、无偿建设,还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建立专家挂帮责任制。我们不仅把物资送到,还把技术和温暖送到。”罗登峰说。
前来参观的津巴布韦农业官员们感谢中国政府提供的无私帮助,纷纷表示这种帮助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理念和情感方面的,并打算以此为契机在全国建设更多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更好地造福当地人民。
授人以渔 持续发展
为了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专家组还开设了各类型的技术培训课程,其领域涵盖家畜及水产养殖、动物疫病防控、玉米种植、旱稻种植、农产品质量安全、作物病虫害防治、小型农机具操作、灌溉技术等。“我们想把中国特色的技术和方案手把手教给津巴布韦的农学院学生、农户和农场主等农业人员,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罗登峰说。
2019年4月1日,罗登峰调研津巴布韦烟草生产企业。(罗登峰提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丰富且实用的内容,同时又能很好地让学员消化吸收,备课和讲授的技巧则十分重要。罗登峰表示,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契合当地实际,还要通俗易懂、一目了然。
“我的PPT课件很少使用文字,几乎都是用在当地拍摄的照片制作而成,力求贴近他们所熟知的内容,减少陌生感。”罗登峰说。“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值得。”
津巴布韦前农业部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司司长Moffat Nyamangara在听过罗登峰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课程后,他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农业专家夸赞道:“不仅教学内容值得推广,教学方式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据了解,中国援津巴布韦第三期高级农业专家组已面向农学院学生、试验示范基地工人和示范村农户开展多次培训,学员人数达3200余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受此影响,本期专家组的十位专家均在当地进行留守。“在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后,我们继续投入到援助工作中来,确保了援助成果。此外,我们特别感谢祖国‘春苗行动’。目前两针疫苗已接种完毕,可以更安心地开展后续的援助工作了。”罗登峰说。
“虽然援非生活很辛苦,但再苦再难都要挺身而出。就像父亲叮嘱我的一样,我为能参与到这样伟大的事业中来而倍感自豪。”罗登峰说。
|
|
微博关注 |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