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报》记者 李凯至 · 2021-03-02 · 来源:北京周报网 |
标签:农业合作;布隆迪;时事 | 打印
| 纠错 |
2020年5月17日,四川省威远县的一对新人步入了新婚的殿堂,但本该在现场目睹孩子人生大喜的新郎官父亲杨华德却缺席了这场婚礼。
“博文、若宇,今天是你们大喜的好日子,为父很兴奋、很高兴,但也深感遗憾。为父被新冠疫情阻隔在万里之外的布隆迪,不能亲临感受和见证这份浓浓的亲情和华丽的盛典,但我们的心永远是相联的,我们永远在一起!”杨华德在孩子的婚礼上以视频祝福的方式表露着心声。
作为中国援布隆迪高级农业专家组的组长,杨华德在疫情期间坚守工作岗位,未能如约回国参加孩子的婚礼。“虽然如此,我的家人都给予了我极大的理解,并大力支持我的援非事业。”杨华德说。
现年57岁的杨华德就职于四川省威远县农业农村局,这是他工作的第38个年头。2015年,他首次踏上非洲大陆,在莫桑比克为当地人传授水稻种植技能。在圆满完成援莫任务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杨华德了解到了援布隆迪农业项目。2015年底,经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介绍,他决定投身到援助布隆迪的工作中,并毅然挑起了专家组组长的担子。
这个担子一挑就是六年。
2018年11月3日,杨华德(中)陪同布隆迪政府官员、农业专家调研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的杂交水稻示范基地。(杨华德提供)
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5年11月, 杨华德带领的专家组一行8人抵达布隆迪,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第三期援布工作。在此期间,他们主要协助布方制定农业行业政策规划,就相关领域提供行业咨询意见和建议,进行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并开展经验交流和学习。
“中布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因此只要因地制宜,将中国经验与当地实际条件有机结合,我们的援助工作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杨华德说。
据杨华德介绍,布隆迪位于赤道附近,光热资源和水资源较为丰富,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适宜种养类型丰富。但由于该国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严重滞后,且科学技术水平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发展其农业支柱产业迫在眉睫。
经仔细研判,专家组一行准备从水稻种植试点示范做起。“民以食为天。水稻试验、示范是专家组开展援助任务的重中之重,杂交水稻的发展是援布农业的重点方向。”杨华德说。
在试点初期,杨华德专家组一行选取布隆迪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为试点示范村,在此开展技术示范,将水稻栽培技术的示范范围逐步扩大,从1公顷到48公顷,从1户到134户,从单纯的技术示范到可持续机制的探索……
与此同时,专家组还拟定了布隆迪平原区杂交水稻栽培技术规程,解决了品种生产能力低下、秧苗素质差、栽培不规范、施肥水平低等问题。经统计,该试点村的平均每公顷水稻产量达10吨,超出当地平均产量三倍多,并创造了每公顷收获13.86吨水稻的非洲水稻高产纪录。
此外,杨华德专家组一行还致力于完善品种的法定审定以及重要生产资料的注册登记。“我们严格遵守布隆迪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许可制度。在布隆迪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了首个中国杂交水稻在非洲的国家审定注册,从中国引进水稻除草剂并完成了有关注册的试验、示范、环境影响和安全性评估等工作。这既保护了环境,又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杨华德说。
“从2018年9月启动至2021年2月18日的五个生产季期间,林格四村农户收获水稻2620吨,同比增长136%;收获总产值超过120万美元,同比增长149%。该村134户1072人受益于水稻种植,并已有20多户建成了二层楼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中国援助发展杂交水稻脱贫模范村。”杨华德说。
正因如此,专家组一行受到布各方高度肯定。杂交水稻整村示范的成功被布隆迪列为2018年国家重大成果;布隆迪政府与专家组合作开展支农资金基金化管理发展杂交水稻成片示范;专家组的水稻专家、土肥专家被布隆迪农业部授予突出贡献奖……
“你们毫不保留的传播中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培养农业人才,为布隆迪粮食增产作出实实在在贡献。”布隆迪总统埃瓦里斯特·恩达伊施米耶在布政治首都基特加主持“2020年世界粮食日”活动中对专家组称赞道。
除水稻试点示范外,杨华德带领的农技组专家们还将布隆迪的鸡蛋孵化率从40%提高并稳定在80%以上;引进两个苹果品种、五个柑桔品种;开展池塘养殖试验示范;协助建立三条大米加工生产线并助力打造本土大米品牌……
杨华德在田间为学员们讲解稻草还田效果及技术要点。(杨华德提供)
传授农技经验 夯实人才储备基础
伊兰肯达·欧内斯特是林格四村的一位青年农民。2018年,专家组在该村开展杂交水稻示范。他被选中作为农民技术员培养,跟随着中国农业专家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
但这时,欧内斯特收到了布隆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亲朋好友都为他高兴,但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想要放弃大学学业,跟随我们学习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和农业管理经验,立志成为一个真正的水稻专家。”杨华德回忆道。“局外人都说他太傻,但他却始终坚持内心的想法,并在田间地头向我们学习水稻种植技术。”
在专家组的悉心指导下,欧内斯特成长迅速。截至2020年5月,他和乡亲们种了三季杂交水稻。“经过半年的水稻种植实践,该村的水稻产量和效益创造了纪录,乡亲们解决了吃饭问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杨华德说。
经过不懈的努力,欧内斯特获得了中国农业专家组颁发的两年学习结业证书,并获取了水稻栽培领域的农艺师资格。随后他被委以重任,被专家组派往锡比托克省杂交水稻示范基地作为驻场技术负责人,协助专家组工作。半年来,该示范基地的水稻产量从每公顷2.5吨增长到7.5吨,欧内斯特也正因此成为了该省水稻发展的权威。该省农业厅水稻新技术培训人员也经常到他所在的基地参观学习,并听取他的经验交流分享。
专家组致力于培训当地农业技术人才的种种举措引起了布隆迪政府的高度关注。“2019年11月布隆迪政府从全国选拔了17位青年农民接受专家组开展的为期半年的全程培训。他们中有从国外留学归国的人才,还有执政党的优秀党员。学成结业后,他们将成为布隆迪杂交水稻发展的重要骨干力量。”杨华德说。
此外,对于参与水稻领域培训的其他学员,专家组拟提供一定的生产性投入,并将参与培训人员纳入专家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内容,为各水稻示范推广区提供后续技术支撑。“我们将课堂培训与田间现场培训相结合,三年内计划培训3600人,致力于培养一批真正能够掌握实用技术,能够解决实际生产中各项问题的农业技术人才。”杨华德说。
2021年1月14日,结束隔离后的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成员与当地翻译人员合影。(杨华德提供)
积极防控疫情 规划未来援助任务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同时也为中国援助布隆迪农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疫情对布隆迪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此外,从中国进口的杂交水稻种子不能按期到达,这不仅影响了杂交水稻的发展,还增加农业培训组织的难度和培训成本。”杨华德说。
2020年12月28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援布隆迪第五期高级农业专家组的9名专家克服困难,逆行出征,并与留守在布隆迪的杨华德成功会合。抵布后,专家组成员们严格遵循防疫要求,在专用酒店进行为期两周的隔离,并每天积极汇报身体情况。“隔离结束后,我们立即组织召开了情况通报会,并拜访当地政府官员,听取有关疫情防控的指示。此外,我们还明确了当地农业的基本情况,规划了未来援助的主要方向。”杨华德说。
在谈到接下来的援助任务时,杨华德满怀信心。“我们准备继续集中开展技术示范和推广工作,提升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让更多的人从中布农业合作中获益。”杨华德说。“我们将建设12个杂交水稻种植示范村,并在示范村种植2,000多公顷杂交水稻,以期达到带动布隆迪全国水稻种植1.5万公顷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大力发展杂交水稻,帮助布隆迪建成1个国家级脱贫示范村,11个省级脱贫示范村,为布隆迪的脱贫事业贡献我们专家组的一份力量。”
微博关注 |
|
版权所有 2000-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ICP备08005356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60号
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北京周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