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当老师

2020-03-18 07:20:00 【关闭】 【打印】

  陈雄珍是一位资深的农业职业教育教师。2019年10月15日,作为第20期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技术援助组的一员,她再一次离开家乡,踏上了埃塞俄比亚的土地,开始了为期9个月的农业职教技术援助任务,这已经是她第五次参加这一项目了,这一次她将继续在当地农职院教授蚕桑专业的课程。

  陈雄珍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里是中国优质原料茧基地。1990年,蚕学专业的陈雄珍从广西农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蚕桑工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蚕学专业高级农艺师。2016年,她辞去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职务,全身心投入到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事业。提起这段经历,陈雄珍是自豪的,却也难掩心中对于家人的愧疚。

陈雄珍(左三)给学生上实习课。(陈雄珍提供)

  远方的牵挂

  “出来援非,我最舍不得的就是唯一的儿子。”陈雄珍对《中国与非洲》记者说到。虽然她对援非事业充满热忱,但作为一位母亲,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远在家乡的孩子的思念。2015年11月,陈雄珍因其出色的业务能力被选入第16期中国援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技术援助组,这一年,17岁的儿子刚好进入高三,来年6月即将参加高考,这让陈雄珍犯了难。“作为妈妈,我应该陪同他一起迎战人生的第一个大挑战,但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应该参加项目,为国效力。如果我参与项目,意味着我不能在他备考期间照顾他,也不能陪他填报志愿,所以我必须征得儿子的同意。”陈雄珍说到。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儿子虽然不舍,却没有一点怨言,甚至安慰起了妈妈:“我平时住学校,放假了住爷爷奶奶家,学习和生活都不耽误。”儿子的懂事和乐观让陈雄珍倍感欣慰。“孩子的路终究得让他自已独立走,作为妈妈,我只是希望不断在他的心里播撒爱的种子,让他学会体谅关爱别人,既照亮别人又温暖自已。看到孩子身心健康,阳光快乐,我无法陪伴孩子的遗憾和对孩子的内疚似乎会得到缓释。”

  除了儿子,陈雄珍还放心不下家中八十多岁的父母。“好在有姐姐弟弟在家照顾父母,他们主要担心我在外吃苦,终究没有拦我。”家人的理解让陈雄珍下定决心踏上援非之路,这一去就是五年。

陈雄珍(左四)示范机器开茧扯丝技术。(陈雄珍提供)

  披荆斩棘

  2019年10月15日,陈雄珍一行20位教师再次踏上了非洲大陆。根据项目安排,协调员在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工作,剩余19位教师分别赴当地三所农业职教学院任教,其中Alage学院11位,Agarfa学院6位,Holeta学院2位。陈雄珍正是在距离首都约300公里的Alage学院动物系做教学和技术示范工作。

  抵达埃塞俄比亚之后,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接踵而至。断网断电是陈雄珍最为头疼的。一方面,网络不畅导致她不能时常与家人互通信息,有时断网超过一个月,她只能偶尔给家里打个电话。另一方面,作为教师,陈雄珍需要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备课,还需要用电冷藏珍贵且必不可少的蚕种资源,以实现成功做好技术示范,网络和电力的不畅给她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迎难而上,想方设法,耐着性子,不求丰功,但求进步。”陈雄珍向《中国与非洲》记者介绍,必须利用现有的一切资源来稳步推进工作——为了冷藏好宝贵的蚕种资源,她把唯一的生活冰箱贡献出来,用来对付停电将损坏蚕种的情况。

  除了硬件设施,陈雄珍认为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系统性教材和实践教学的缺位。为此,陈雄珍和项目组共同编写了教材,并加大了示范教学的力度,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技术示范,着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作为蚕桑专家,陈雄珍主要负责教授桑树栽培、桑病防治、养蚕技术、蚕病防治、蚕种繁育、蚕茧干燥及加工技术等课程。

  “这些都是实用技术,对培养埃塞的蚕业人才,推动埃塞的蚕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示范带动作用。”陈雄珍说到。

陈雄珍给学生上理论课。(陈雄珍提供)

  教书育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但是意义深远,我们必须有耐心,才能培养出真正对当地农业技术发展有用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陈雄珍正是秉持着耐心而又坚定的信念,一步步完成了各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任务,试验筛选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的蚕品种,示范了养蚕综合防病技术并成功收获蚕茧,示范的蚕茧加工蚕丝被技术让埃塞俄比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桑蚕产品。陈雄珍还示范培训了包括种桑、养蚕、制种、蚕种冷藏、蚕种人工孵化、蚕茧干燥等多项实用技术。她的技术示范工作受到埃方的高度认可,当地蚕业龙头企业Sabahar公司的总经理Kathy Marshall称赞道:“她真了不起!她做得很出色!我们在生产桑蚕茧方面从未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目前,陈雄珍已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共430课时,共教授学生617人,修改完善了本专业的教材,增加了实用技术流程,让学生易于学习操作掌握基本技能。此外,陈雄珍还培训教师、农技员、工人和农民共993人。

  “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很有爱心,我们都很喜欢上她的课。”她的学生Tigist Silas Dangaro说到。在她已完成的四期援埃塞职教项目期间,每期都获得埃塞俄比亚农业部颁发的突出贡献奖,其中三次被该项目执行管理单位——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评为优秀。

  在埃塞俄比亚,像陈雄珍一样的中国教师还有很多。自2001年中埃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共有20期485人次的中国教师先后在埃塞俄比亚13所院校职教,教授植物科学、动物科学、自然资源、兽医学等56门专业课程,传授了70多项实用技术,培训埃塞师生、农技人员近6万人,为当地建立起了职教体系和人才储备库,有效推动了当地农业技术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责任编辑:

微信关注 今日中国

微信号

1234566789

微博关注

Copyright © 1998 - 2016

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京ICP备:06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