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
评论
丰富餐桌,农业合作鼓起农民“钱袋子”

自美国进口的农产品满足了中国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美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美国农民的收入,双方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5-04-02 11:31
以开放心态看具身智能

具备实体形态的人工智能,拥有更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有潜力在开放环境中执行开放任务,更紧密地嵌入现实世界。拥抱科技进步的无限可能,但不被单向度的技术功利主义所裹挟,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创造一个更美好...

2025-04-02 11:31
双向奔赴,让投资更好惠及两国人民

中美投资合作的逻辑清晰明了。两国产业存在竞争,但更多是高度互补。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投资合作,中美完全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2025-03-31 08:48
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

为一飞冲天欢呼,更要为沉潜笃行喝彩。支持创新、赋能创造,须有“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一时行”,还是“一直行”?这不仅是对青年一代的提问,更是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

2025-03-31 08:46
“一带一路”绿色合作造福共建国家

绿色——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多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

2025-03-28 11:14
乘AI之势,劲吹正能量之风

描绘气候变化带来的地表荒芜、海面上升等未来场景,《珍AI地球》以令人震撼的科幻效果提醒人们珍爱地球;“翩翩而来的画舫,细雨打湿了衣裳”,《当AI遇上乌镇》用人工智能为水乡江南写作一首动听的歌;“轴心时...

2025-03-27 10:56
从“国潮热”到“世界风”,中国智慧照鉴未来

2024年,文化领域硕果累累。北京中轴线化作世界级文化地标,春节习俗登上联合国非遗殿堂,《黑神话:悟空》掀起全球 “西游热”,越剧《新龙门客栈》突破传统焕新腔……越来越多的“文化IP”在网络空间破圈,“国...

2025-03-27 10:55
从“技术出海”看创新中国

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反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世界,正是中国坚持开放创新的一个缩影。中国的科技创新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机遇,推动实现成果共享、生态共建、发展共赢。

2025-03-25 09:42
看好中国,与中国经济共成长

内需支撑、政策支持、风险防范化解,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中国机遇世界共享;缩减外资准入限制、优化营商环境,开放合作才是共赢之道。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嘉宾话信心、议前景,不...

2025-03-25 09:41
云南咖啡 香飘世界

如今,云南咖啡不仅香飘国内街头巷尾,还跨越国界“圈粉”无数。据昆明海关统计,2024年云南咖啡出口量达3.25万吨,同比增长358%,主要出口至德国、荷兰、美国、越南等地。中欧班列也为云南咖啡出海提供助力,让...

2025-03-24 09:39
为健康和幸福“储值”

热气腾腾的铁锅炖鱼,也能成为健康餐?没错,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铁锅炖鱼、油泼面、辣子鸡等各地美食收录其中。只要在食材、烹饪方式上稍加调整,健康与美味就能兼得。

2025-03-24 09:38
田间更丰富 “舌尖”更幸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

2025-03-21 09:10
让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发展的普惠引擎

实现智能向善,人类不仅需要更精妙的算法,也需要更深邃的智慧、更宽广的格局。国际社会唯有携手弥合鸿沟,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全球发展的普惠引擎。

2025-03-21 09:10
从垃圾袋看产业创新

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10:25
+ 更多

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今日中国杂志版权)所有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24 | 京ICP备10041721号-4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68996373

Copyright © 1998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