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梅楼村
近乡情更怯,是在外多年游子走近生你养你的故乡时的独特感受。
几天前,我来到息县夏庄镇梅楼村采访,与其说采访,不如说是探亲。43年前,作为一个十四五岁的知青,曾在我把它称为第二故乡的小李庄生产队生活近3年,这段青涩岁月,不论是在后来的郑州、北京,或是万里之遥的墨西哥城,曾多次在梦中萦绕,难以释怀。20年前,我在罗山县涩港乡挂职时,专程回来看过,来去匆匆,留下的依然是对乡亲们生活贫苦的印象。
转眼又20年过去,小李庄和梅楼村的乡亲们生活如何?
走进绿树掩映的小村,当年东、西两个村落早已经合二为一,我住的两村之间那排牛屋和仓库早已荡然无存。村中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一片寂静。不时能看到老人和孩子的身影。我站在村中高低不平的路口彷徨,不知要去哪一家,其实哪一家都很陌生,也很亲切。
就连一起去的村委会主任张超都不知道该领我去看谁。
这时,院落里走出一位老人,我急忙迎上前去,仔细一看,依稀记得是当年的大队会计李凤岐。当年40多岁的李凤岐已经80多岁了,皮肤黝黑,但还显得很精神。
“还认识我吗?”我握住他的手。老人愣了一下,仔细地打量着我,摇摇头。自然,40多年的沧桑早已轻而易举改变一个人的外貌。
“当年在这庄的知青……”张超提示着他。
“曾-平……”老人一下认了出来,急忙抓紧我的手,使劲地摇着,“你怎么会来?”
我们一下回到了40多年前,谈论着当时的人和事。走进李凤岐的小院,依旧简陋。老伴去世,孩子们在外,他一人单过。环顾屋里,依旧没有像样的家具,只有一台旧电视机略显现代化的印记。
“那时没有照顾好你……”这句话老人说了好多遍。
我握着他的手,很感动。那时一天的工分才值8分钱,能吃饱肚子已经不错了。
在村口,我看到当年的伙伴小磨,他已经60多岁了,两年前,患了脑溢血致使偏瘫,说话也很困难。如今靠一根拐杖行走。他一眼就认出我,我们紧紧地握手,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当年我身体单薄,好多重活都是小磨帮着干。有时累得不想做饭,小磨会给我端来一碗面条或者一小筐红薯。
张超告诉我,小磨得病后,现在农村实行的“新农合”帮了大忙,报销了大部分的医药费,不然,谁也承受不起。
小磨听懂了,喃喃地说着,不住地点头,眼里噙着泪花。
村里老人和孩子逐渐地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我。我也在寻找着当年的老队长李凤洲的身影,可是没有。有人说,看见他去地里拾玉米了。有人给他打手机没人接,估计是落在家里了,几个孩子自报奋勇去地里找。
站在村头,环顾过于简陋的房舍,张超仿佛看出我的沉重。他告诉我,现在村里有规划,不让村民组自己盖房,等规划的新房盖好后,大家都会陆续搬过去。
张超带我去看已初步建成的梅楼新村。
梅楼村位于夏庄镇东北部,106国道纵贯南北,村部梅老庄离镇里3公里,全村有18个村民组,678户,2867人。这里是淮南丘陵与黄淮平原过渡区,土壤肥力差,“天干一块铜,下雨一滩脓”,早年流传的“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大米一半馍”的顺口溜早已徒有虚名。
张超告诉我,农村土地联产承包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梅楼村的依然没有改变那种靠天吃饭的状况,农村生产经营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状态,群众辛苦一年,也只能落个温饱。“脱贫致富”仅是一个象征的宣传口号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寻找出路,在家的尽是老弱病残,一副衰败的景象。
镇里不满意,百姓有怨言,镇党委、政府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让年富力强,勇于担当,热心为民服务的复原军人张超作为村里的领路人。
1968年出生的张超,高中毕业后在部队服役,1990年退伍后回村,1992年起任村委会主任,2002年起主持村两委工作。张超有种拼命三郎的性格,不畏难,不服输,下决心改变梅楼村落后面貌。
同行的夏庄镇党委书记黄树伟40多岁,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特别是对基层组织建设不放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他告诉我,征得镇党委、政府的同意后,张超对梅楼村班子进行大范围的调整,把有头脑、年纪轻、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吸纳进来,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坚强有力的集体。新班子组成后,梅楼村的面貌发生巨变,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全镇前列,连续多年都是夏庄镇的一类村,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
对于张超来说,他深刻认识到,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展便无从谈起,虽然有106国道穿村而过,但仅是沿线的几村民组交通便利,其他村民组则是晴通雨阻,每逢阴雨天,农资运不进,粮食拉不出,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全村所有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均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功能本丧失,南湾水库的水流不进村,群众种田全部是“靠天收”,年景好,多少收点,年景不好,颗粒无收是常有的事。
面对现实,张超带领村“两委”班子,将修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强村富民”的突破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事业。计划筹资30万元,先修水泥路1200米,实现新村社区通水泥路。
张超告诉我,“巧妇难为无米炊”,修路最难的是筹资。作为贫困村的梅楼,2002年欠债达40万元,村集体拿不出一分钱,为筹修路资金,张超带着人,一次次到镇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跑,挨门挨户到群众家做工作,一趟趟找本村外出成功人士“化缘”。至于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心,只有张超他们知道。在黄树伟等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截止目前,已修水泥路、柏油路3000多米。
修路的同时,张超组织人到镇里和水利等部门跑项目,争取资金10多万元,为村里整修沟渠,新打机井8眼,改造坑塘4口,增加蓄水量6万立方米,动员群众自己打井6眼,自己筹资改造坑塘蓄水量5万立方米。今日的梅楼村,农业生产旱能浇,涝能排,增产增收有了切实的保障。
梅楼村各村民组群众住房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建成,多为四合院形,村民组随意指定,自行建设,设计简间,居住条件差,既不科学,也不合理,且占地面积大,土地浪费严重,加之村民多数外出务工,有的甚至全家外出几年、十几年不归,形成了一个“空心村”。
为切实改善村民居住条件,集约合理利用土地,按上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张超将各村民组的土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在106国道沿线及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村部、学校附近。镇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后,经过村“两委”研究,党员和群众代表同意后,规划出一片土地用于新农村建设,聘请县建设局进行科学规划,按照规划要求,梅楼新农村建设在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购物、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建设项目上,参照城镇建设的标准进行施工建设,把新村建设成农村中的城镇,让群众享受市民的生活。
如今,梅楼村已组织群众在规划区内建设住房200余套,新村建有农家超市、农村养殖合社、资金互助合作社、林业合作社。还建有医疗室、敬老院,梅楼学校已成为夏庄镇北部的中心教学点,梅楼新村已初步建成设施到位、服务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
我欣喜地看到,一条4米宽即将完工的水泥路伸向远方,一排排桔红色的三层楼沿街整齐排列,底层是商铺,超市里货品齐全、琳琅满目,街后是一栋已经封顶的敬老院,足足有200多张床位。村部门口,摆一张桌子,许多老人围在那里,正在领老年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在梅楼学校的教室里,我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坐在教室后排,静静听那朗朗的书声。
我想起40年前,大队部是三间土坯房,屋顶茅草稀稀拉拉,旁边的零售点是土坯垒的柜台,只卖食盐、煤油之类的小百货,更多的时候看见货郎老罗挑担在各村游走。小学校几个年级的孩子挤在一间漏雨教室,破旧的课桌、土坯凳子,四面透风。
此时,我印象中梅楼村已经彻底颠覆。
黄树伟说,今天的梅楼村把老村改造、空心村治理同新村建设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善梅楼村落后局面,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提升了城乡一体化水平。
就在离开梅楼村时,一辆汽车匆匆停下,我见到老队长李凤洲和他的妻子从车上下来。下午他们在地里拣玉米,听说我来看他们,急忙让孙子开着车来找我。
我急忙拉着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老队长已经80多岁了,虽然瘦,身板依然硬朗。当年在村里,看着瘦弱的我,沉默寡言的他说:“咱就你一个知青,别累坏身子,队里扫扫稻场边也够你吃了……”在那缺吃少穿的年月,听到这句话,我不禁潸然泪下,至今难以忘怀。
当年风风火火的老队长妻子拉住我的手说:“那时没有照顾好你,这次多住几天吧,现在粮食多的吃不完……”
我有些哽咽,竟一时无语。夕阳的余晖把眼前的楼房和远处的稻田涂得一片金黄……
张超开着车,带我在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疾驰。
对比今昔,梅楼村已发生了惊人巨变,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张超对今后发展,包括续建敬老院、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等有许多想法。但同时也透出许多无奈,基础差,很多续建工作跟进困难重重,筹资难度加大,个别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容易产生误解,给新村建设带来消极影响等。
然而,张超依然有信心,带领着梅楼村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