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
中国网3月9日讯(记者 杨云鹏) “两会”期间,不少政协委员提出在加强“一带一路”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加注重文化建设,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更大发展。就此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
黄友义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建国60多年来中国提出的一个涉及全球一半人口、60多个国家的国际合作倡议,因此国际友人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我们应当主动积极发声,宣传、介绍“一带一路”倡议,“这是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努力的事情。”
黄友义介绍,现在外国人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两种误解:有些人怀疑“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制定游戏规则,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一带一路”就是中国通过“撒钱”的方式帮助周边国家发展。
“为了消除这些误解,就需要在民心相通上做大量工作。”他说:“我们在对外宣传‘一带一路’倡议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受众讲不同的故事’。面对政府等部门,我们要多讲政策;面对外国普通民众,应该将政策生动化、具体化。故事讲得越具体才越能吸引人。”
同时他建议,要增加与智库和媒体的交往,与智库、学者、媒体多交流,让他们理解“一带一路”,还要培养懂得当地语言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及时消除各种误解。民心沟通很大一部分是语言的沟通,语言沟通顺畅,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传统就容易沟通”。
编辑:陈思佳